2020/09/16(東森新聞報導)教育部於上個月發布新修訂的「學校輔導管教事項」,規定「除有特殊情形外,教師不得於下課時間實施管教」以及「學生對教師之處罰措施提出異議時,應立即調整或停止」,引發基層教師一片嘩然,認為「特殊情形」難以界定,會讓教師難以進行管教,而此規定也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許多基層教師提出疑慮,憂心未來可能出現「違法處罰」。宜蘭龍潭國小教師廖世凱認為,教師會依自己的專業輔導、管教學生,「若國家如果不相信老師的專業,以落實兩公約為由來箝制老師,台灣的教育還剩什麼?」而台中市何厝國小總務主任蔡昌樺則表示,正向管教不體罰是教師共同認知,但新規定完全剝奪教師管教權,若遇到特殊學生,老師無法管教學生,不只影響教師個人,更會影響班級經營,導致最終教師選擇都不要管、明哲保身,受害的不是教師,而是全班學生。
教育部則出面說明,各校可自訂輔導管教辦法,界定「特殊情形」範圍,讓教師遵循,但只要教師符合比例原則,仍能在下課適度實施一般管教;至於給學生提出異議的機會,是為了保障學生權益,而教師也能避免違法,並沒有要求老師不能維持原處罰。
教育部新規定「下課不可管教」 老師氣炸了--東森新聞
- 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