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中央社報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高聖龍副教授研究團隊已陸續研發出可量產的自動識別系統AI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立方AIS衛星可蒐集全球海上交通資料與海水文氣象之大數據資料,並擁有衛星星鏈通訊與人工智慧發展船隻動靜態資料深度學習機制的創新技術,具備全球海事產業高度商業價值,許泰文校長強調海大全力支持智慧與綠能航運研究、發展尖端科技,以提升全球海事交通安全。
許泰文校長表示,本校具國際級航輪技術及社會影響力,12日與冠宇國際電訊(股)公司及海捷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屬「智慧型航運系統設計開發」三方合作意向書(MOU),結合三方啟動發射立方衛星星鏈系統,建立全球船舶航運資料、全球海水文資料等大數據資料庫,並搭配5G通訊技術、物聯網,將可推動我國智慧航運之國際產業發展,在國際海事通訊產業發光發熱,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分公司林素如副總經理也表示樂見本次合作;另未來三方也將建立「智慧綠色漁港與全球超高頻數據交換系統VDES (VHF Data Exchange System) 」,讓台灣在全球海事衛星舞台上絕不缺席!
海大高聖龍副教授研究團隊與冠宇公司陳銘宏董事長,已陸續完成1.5U玉山立方衛星AIS飛行板之研發至量產等各項任務,並順利通過國家太空中心NSPO(National Space Organization)之飛行體檢測,預計於年底發射。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為我國綠能航運的重要方案之一,高副教授研究團隊已推動氫燃料增程計畫,並在日月潭電動船實測,目前裝設在海大附中的氫燃料電池系統發電量為2kW。
今年新成立並進駐海大產學營運總中心的海捷堡公司是由海捷保科技(股)公司沈業荃董事長邀請富堡能源(股)公司陳嘉鴻董事長與帝馬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周政憲董事長合資成立,目前已投入研究開發經費1500萬元,與本校及冠宇公司啟動「智慧與綠能航運」合作計畫,並發展AIS相關海事設備與AIS玉山立方衛星飛行版之酬載設備量產,進而可在國際海事衛星-全球超高頻數據交換系統 VDES上取得先機。
海大研發自動識別系統 人工智慧提升全球海事交通安全--中央社
-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