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中央社報導,有「金門雙椗」之稱的北椗燈塔和東椗燈塔公告為金門縣定古蹟,縣文化局乘勝追擊向文化部申請為國定古蹟。文化局表示,連同烏坵燈塔,未來金門可望擁有三座國定古蹟燈塔。
東碇島距烈嶼鄉南方27公里處,面積0.016平方公里;北碇島位於金門東面,離金湖鎮復國墩漁港約4200 公尺,面積0.08平方公里。兩島各原名東椗島、北椗島,後國軍改為「碇」,但燈塔名仍沿用「椗」。
文化局指出,19世紀末英國籍官員主導中國海關相關事務,海關1871年(清同治10年)在東碇島上興建廈門海域第一座西式燈塔,1882年(清光緒8年)再於北碇島上興建燈塔。
文化局表示,東椗和北椗兩座燈塔都在指引駛入廈門船隻,並銜接台灣海峽的連鎖燈鏈,合稱「金門雙椗」,共同見證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福建沿海及台灣海峽航道管理歷史。
東椗和北椗燈塔都是由時任海關總營造司的韓得善(David Marr Henderson)規劃設計,東椗燈塔門額上留有韓得善署名及興建年代的勒石,是當時年代最早的燈塔碑記。
金門雙椗燈塔公告縣定古蹟 乘勝追擊盼再升格-中央社
-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