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海洋資源 馬祖110年元旦起刺網漁具實名制--中央社

  • 2020-12-31
 2020/12/30(中央社報導)為維護馬祖海洋資源,並使漁業資源永續發展,連江縣產發處配合漁業署,明年元旦起實施刺網漁具實名制,從源頭減少漁具廢棄物,恢復海洋生態環境。
 連江縣明年1月1日起實施刺網漁具實名制,未來漁具須明確標示漁船名稱、編號等註記,前6個月為政策宣導期,若不標示或遺失未主動通報,7月起可罰新台幣3萬元至15萬元。
 根據連江縣產發處公告「連江縣所轄海域及連江縣籍刺網漁業漁船(筏)作業使用刺網漁具限制事項」,明訂漁網浮球、浮子須標示漁船名稱、編號、刺網類別及刺網層數,違反者可罰3萬元至15萬元,未來未標明註記的漁具將沒收,若漁具發生遺失,也應主動通報,以免遭受責罰。
 馬祖磯釣協會成員陳昌瑞指出,刺網對地方海洋生態殺傷力大,為使漁獲豐收,許多刺網離岸近且放置礁石區,馬祖地形與暗礁多,易堆積海洋廢棄物,若漁具無法收回而棄置,類似陷阱的刺網,會影響馬祖海洋生物棲地。
 陳昌瑞表示,落實實名制將對馬祖海洋環境產生正面影響,透過公權力可控管下網數量、制裁不當捕撈或裁罰棄置漁網的漁家,希望透過落實執行力,保護馬祖海洋生態資源永續。
 連江縣產發處表示,廢棄漁具會影響船隻航行、遭海洋生物誤食,對馬祖海洋造成影響,未來會配合岸巡船舶檢查,落實刺網漁具實名制,透過政策要求漁民負起刺網漁具保管責任,減少海洋廢棄物,維護海洋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