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會活動之流感群聚防治指引/摘要

  • 2021-01-20
 目的:
 由於集會活動通常人潮擁擠,近距離長時間與感染者接觸可能增加感染風險,容易造成疾病的傳播,使得其成為發生流感群聚的高風險地點,需特別注意防範,爰訂定本防治指引,俾其落實各項防治措施,以降低群聚事件發生的機會。
 適用範圍:
 依我國集會遊行法第2條,「集會」係指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舉行會議、演說或其他聚眾活動;另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群眾集會(mass gath-ering / large event)只要聚集人數足以影響社區/地區/國家公共衛生因應量能,無論集會活動為計劃性或自發性均屬之。
 為降低因集會活動造成流感群聚發生,活動主辦單位應落實下列防治措施:
 一、集會活動前
 (一)進行風險評估
 (二)建立應變機制
 (三)宣導生病在家休息不參加集會活動
 二、集會活動期間
 (一)加強防範流感衛教溝通及強化個人衛生防護
 (二)維持現場環境衛生及供應足量的防護用品
 (三)持續關注傳染病現況
 (四)發生疑似流感群聚
 1、如發現疑似流感群聚,應立即依訂定之應變機制處理及通報衛生單位,同時配合衛生單位進行疫情調查與相關防治措施。
 2、考量集會活動形式、參與人數與疫情狀況等,必要時可與地方衛生單位討論後研判集會活動是否需調整、延期或取消,以防止群聚發生或疫情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