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0(聯合報報導)天冷,腦中風的案例時有所聞。衛福部金門醫院今天表示,與金門縣政府及台北榮總三方透過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計畫),今年派駐神經內科醫師施彥丞和金門醫院的醫師游順帆一同合作為金門民眾的健康把關,除了神經內科門診與住院的服務外,更全天候提供緊急醫療的會診,讓民眾可以民眾可以及時接受治療。
金門醫院表示,急性梗塞性腦中風的治療,近來有非常多的進步,尤其是靜脈血栓溶解治療與動脈取栓治療能有效得減少急性梗塞性中風所帶來的功能障礙。目前急性腦缺血患者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的黃金治療期已由原本的3小時延長至4.5小時。台北榮總自民國94年起便派駐神經內科醫師24小時駐診,評估患者的狀況及可能之風險,並和病患及家屬討論後,第一時間進行靜脈血栓溶解治療,使患者能因此減少腦部細胞損傷而恢復更好的功能。
另外,近年來快速發展成熟之動脈取栓治療,更是腦血管梗塞的另一種的治療方式。目前榮總腦中風治療團隊已可提供全年全時段動脈取栓評估治療的運作,榮總派駐的神經內科醫師更是全天候和台北腦中風治療團隊保持密切聯繫,能在第一時間評估適合的患者並啟動離島中風的空中轉治策略聯盟,將符合適應症的患者在黃金期效內,緊急後送至榮總進行進一步之評估與治療,近三年來已有13位病患透過此管道而在黃金治療期內接受動脈取栓的治療。榮總近三年來實施動脈取栓治療的病患血管再通率超過80%,而金門醫院轉送治療的病患血管再通率更高達100%。
而這些快速進展的治療中,如何早期發現腦中風的症狀並儘早就醫把握黃金的治療時間便顯得非常的重要。一旦自己或家人出現臉歪嘴斜、說話不清楚、單側肢體無力其中任何一種症狀,都有可能是急性腦中風的表現,此時保持冷靜立刻撥打119緊急就醫,便能夠為自己或家人爭取更多的治療時間。
IDS計畫奏效 金門醫院神經內科又添2位生力軍--聯合報
-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