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中央社報導,學測成績已公告,考生可用學測成績參加個人申請管道。教育部在輔導講座中表示,申請備審資料不以量取勝。與會的大學代表提醒,可多展現個人基本素養能力、學習動機及企圖心。
考生參加大學個人申請管道,通過第一階段學測成績篩選後,須參加第二階段甄試,包含準備備審資料、參加口試或筆試等。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長朱俊彰指出,大學招聯會已公布個人申請管道備審資料的「3重2不」審查原則,備審資料重視學生展現的基本素養核心能力、校內學習活動及資料真實性,但不是學系列出來的所有項次都要具備,更不是以量取勝。
朱俊彰指出,大學招聯會已公布個人申請管道備審資料的「3重2不」審查原則,備審資料重視學生展現的基本素養核心能力、校內學習活動及資料真實性,但不是學系列出來的所有項次都要具備,更不是以量取勝。
朱俊彰舉例,申請醫學系時,未必就要提供很多醫藥衛生資料,學系可能更看重團隊合作能力,而非要求對學系的專業知識要很齊備。
朱俊彰表示,備審資料哪些是補習班或罐頭式套用,大學教授都看得出來,例如台大等校系也不看參加校外營隊的資料,學生應該做的是設法展現自身能力及特質。
大學個人申請 備審資料不以量取勝在動機企圖心-中央社
-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