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4(中時新聞網報導)教育部24日表示,為推動科技輔助教學,總計於全國國民中小學建置或更新了4萬2966間智慧學習教室,並增建227間資訊科技教室,舉辦相關研習活動,供教師吸收新知。
教育部調查,藉由學校教室資訊基礎環境建設,提升教師數位科技融入教學,顯示有80%學生覺得課程變得有趣並能了解上課內容;在課程互動方面,約有70%學生喜歡跟老師或同學進行互動,約70%學生覺得使用智慧學習教室能夠專心上課;超過60%學生覺得使用資訊科技設備進行作業發表時有成就感。
為邁向「數位國家、智慧島嶼」的國家願景,由行政院規畫「前瞻基礎建設數位建設計畫」,其中「國民中小學校園數位建設」及「建構公教體系綠能雲端資料中心」計畫,於106至109年由教育部落實執行。
透過「校園智慧網路」、「智慧學習教室」及「教育體系綠能雲端資料中心」等建設,打造國民中小學校園智慧學習環境,並建立教育體系的資訊系統集中化管理機制,以提供師生簡便、穩定及容易使用的數位教學和學習環境。
為展現前瞻基礎建設國中小數位建設邁向新時代以及教育體系綠能雲端資料中心建設成果,教育部於今天在政大研究暨創新育成總中心舉辦計畫成果發表會,以「實現智慧校園.寬闊孩子未來」為主題,邀請22縣(市)教育局(處)及轄下教育網路中心共同參與。
在24日發表會中,特別規畫「校園智慧網路啟動」儀式,啟動教育部全國智慧網管系統。全國智慧網管系統的啟動,是從中央到地方,匯集22縣(市)教育網路數據,並與偏鄉及離島進行遠端的視訊連線,透過即時的網路頻寬測速展現智慧校園網路基礎建設的成果。
中小學建置智慧教室 全國智慧網管系統啟動--中時
-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