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中時新聞網報導)金門縣畜試所結合民間馴養10餘匹馬,預定配合9月疫情若持續緩和,將開放遊憩觀光體驗,期待成為當地新旅遊項目,重現昔日「牧馬場」軍民馳騁草原跑道,躍馬金門的美好時光。
縣畜試所的前身是1960年設立的「金門縣牧馬場」,當時主要用以改良地區騾馬品種並輔導民間繁殖生產,做為軍事、農耕、交通等多用途,後來隨戰地政務解除、飼養人力凋零而日漸式微。但發黃老照片中的騎馬身影,卻是軍民的共同回憶,讓不少人念念不忘。
該所在今年3月採取公、私協力方式,聘請地區具40年豐富經驗的莒光樓馬場馴馬師陳德上、周世勳指導年輕員工陳立軒、陳文哲、鄭郁舜等人,運用專業照顧將10餘匹圈養的野馬馴化成家馬,連所長陳家輝也學會騎馬基本工夫。
陳家輝說明,目前所內馬匹品種已不可考,只能依外型推估為福建晉江馬,平均身高介於1米2~1米3之間,與人相比較為矮小。由於長期飼養在熱帶季風氣候區的環境,成為能抗高溫、高濕的特殊品種,適應農區的多種用途,如騎乘、拉車、水田旱地耕作及墊欄、積肥等,而且耐粗飼,抗病力強。但不適用於賽馬或做為馬術障礙馬,屬於輕型馬種。
該所未來除就原有馬匹持續做好保種、育種工作外,也規畫再引進新品種種馬,進行品種改良,並且逐年改善畜牧環境、飼養管理技術,讓馬場成為具觀光休閒、馬術教學的地方。
陳家輝所長表示,該所在2019年向中央爭取經費2000餘萬元,興建1座全長約300米的跑馬場,預定配合9月若疫情持續緩和對外開放,初期以觀光體驗為主,未來則規畫加入教學活動,希望讓鄉親和觀光客多了1處遊憩的好地方。
金門畜試所打造現代牧馬場 9月結合觀光重現風華--中時新聞網
- 2021-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