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3(自由時報報導)牡蠣用保麗龍浮筒在歲月摧殘下,容易產生海洋微粒,影響自然生態甚鉅。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擬定3年計畫,全面汰換澎湖牡蠣保麗龍浮筒為環保摩力龍浮筒,但因衍生出廢棄物垃圾問題,部分鄉市清潔隊拒收,讓蚵農相當頭痛。
根據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統計,目前澎湖養殖牡蠣的蚵農約有40位,使用的保麗龍浮筒2萬顆,計畫用3年的時間全面汰換成環保摩力龍浮筒。今年第一年實施,在年底前回收7000顆保麗龍,但保麗龍外包裝帆布及繩子,因各鄉市清潔隊認定為事業廢棄物,還是一般廢棄物標準不一,同時大量廢棄物也會排擠到家用垃圾,因此出現拒收情形。
蚵農表示,舊保麗龍浮筒需要蚵農自行花錢,叫貨車載送到暫時放置場。但保麗龍外面的外包裝帆布和繩子,農漁局則無任何配套回收方案,垃圾車也不回收,蚵農只能自己想辦法花錢請清潔隊來處理 一趟載送費用要4000-5000元。蚵農建議,每個地區的拆下來的廢棄帆布和繩子集中在一處,由農漁局出面清理。
針對蚵農的建議,澎湖縣政府農漁局也從善如流,今年年底前由蚵農集中廢棄物,補助經費在固定時間請垃圾車前往清運,避免對家戶垃圾造成排擠,也減輕蚵農的負擔。明年則將與廠商重訂契約,將汰換保麗龍浮筒衍生的廢棄物垃圾,集中進行管理清運,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澎湖牡蠣保麗龍浮筒全面汰換 衍生廢棄物處理蚵農頭痛--自由時報
- 202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