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3(自由時報報導)施工十年、斥資一五七.三億元的「台澎海底電纜」終於傳出好消息!台電表示,台澎海底電纜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本月底完工,試運轉約三個月後即可正式啟用,屆時澎湖電網系統將與本島串聯,脫離孤島,也能降低澎湖過高發電成本、改善台電的經營壓力。
啟用後與本島電網串聯 澎湖不再是孤島
澎湖縣是台灣離島中人口數最高,約有十.五萬人,年用電量約四億多度,因為外島屬於獨立電網,電力系統與台灣本島有區隔,澎湖要邁向低碳島,想增加太陽光電、風電等綠能,就要有足夠的備援機組,但澎湖尖山發電廠難以無限擴充,因此台澎海底電纜扮演重要關鍵,停擺的光電、風電建設可望開綠燈,逐步展開。
未來擴大光電風電 多餘綠電可輸回台灣
台電解釋,台澎海底電纜完工後,台灣與澎湖電網互相融通,兩地電力可以互相支援,當澎湖對電力的需求增加,不需要仰賴成本高的柴油發電,可由台灣本島直送電力;而澎湖未來綠能增加,不能消耗也會困擾,就可把多的綠電輸回台灣,有助台澎供電更為平衡。
每度發電成本 可從6、7元降至3、4元
因離島需載運柴油、重油等燃料發電,幾乎是每發一度就虧一度,澎湖每度約六、七元,金門、馬祖發電成本每度超過十元,台電一年就要吸收約四十至五十億元。
台電表示,過去選擇在澎湖鋪設海底電纜,就是澎湖的人口規模較大、具有經濟效益,估計未來每度發電成本能降低至三、四元左右。
「台澎海底電纜」連接澎湖縣湖西鄉到雲林縣口湖鄉,全長六十七.九公里,其中海纜長達五十八.八公里。台電指出,這項工程浩大,有海上作業、漁民溝通、補償問題要解決,歷經快十年才完成,本月底完工後,因是首次跨海峽送電,要由日承攬商進行三個月的測試運轉。
台澎海纜完工 澎湖低碳島邁大步--自由時報
- 202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