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中央社報導,為掌握台灣繁殖鳥類族群變動情形,農委會特生中心從2009年起號召公民科學家協力調查,累積超過70萬筆鳥類資料,顯示台灣朱雀和烏頭翁族群顯著下降、需要關注、警覺。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推動「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從2009年開始,每年在台灣鳥類主要繁殖季節的3月至6月間,號召全台各地具有鳥類辨識能力的公民科學家在各自認養的樣區進行數鳥任務,逐年監測、追蹤台灣繁殖鳥類及部分鳥種族群明顯變動的科學性數據,盼為生態環境提出警訊。
特生中心出,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今年邁入第13年,已累積超過70萬筆的鳥類調查資料,也有約400多名公民科學家在各自認養的樣區調查當地的鳥種組成和數量,範圍遍及台灣全島和金門、蘭嶼等離島。
特生中心表示,研究團隊分析追蹤2009年至2020年的資料顯示,保育類鳥種中的台灣朱雀和烏頭翁的族群顯著下降,而生活在農地和草叢的棕三趾鶉、斑紋鷦鶯、灰頭鷦鶯、褐頭鷦鶯、棕背伯勞和粉紅鸚嘴的族群,也呈現明顯下降的趨勢,需要關注、警覺。
繁殖鳥類調查 台灣朱雀、烏頭翁族群下降-中央社
- 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