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中央社報導,金門縣野生動物救傷站25日揭牌,農委會表示,這是離島首座野生動物救傷站,完成台灣地區野生動物救傷網拼圖;縣府也指出,救傷站是廢棄營區活化與生態保育結合的代表作。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成立6年以來,一直沒有專屬辦公廳舍,動物救傷通常是利用理事長個人的獸醫診所空間。近年縣府透過林務局支援,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場域,金湖鎮公所修繕,建置完善的野生動物醫療空間,讓協會人員和需要救傷的野生動物有了寬敞的棲息之處。
這座野生動物救傷站位於金湖鎮南雄埕下營區,是一座廢棄營區,揭牌開幕儀式25日舉行。縣長楊鎮浯表表示,昔日保衛人民的軍營,變身今日保護野生動物第一線的急診救傷站,相當有意義。
楊鎮浯指出,金門早期實施戰地政務,保有豐富動植物生態資源,國內僅存的歐亞水獺、金龜及許許多多的珍稀野生動物,讓金門成為提供野生動物的良好避難所,因此他自上任以來便以推動「成立野生動植物保育平台」為目標,希望快速且適當的保護珍稀自然資源。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長羅尤娟則是說,這是離島首座野生動物救傷站,完成台灣地區野生動物救傷網拼圖。
金門縣政府建設處表示,縣府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共同經營與分工,近年委託具有獸醫專業的金門動保協會執行救傷工作;自委託救傷後每年救治約300~ 400隻野生動物,包含鳥類、爬蟲類等,其中80%的動物救治後都能成功野放。
離島首座野生動物救傷站 金門揭牌-中央社
-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