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中央社報導,深入馬祖戰地景觀特色與內涵,寓山文化工作室解析國家檔案資料,還原過去馬祖戰地軍力部署,透過島嶼地誌特展,理解島嶼戰地景觀的發展。
戰地景觀是馬祖的特色之一,坑道、據點、碉堡成為馬祖重要的觀光資源。為讓遊客理解軍方針對不同島嶼的陣地部署與戰力配置,東莒大浦Plus+團隊邀請寓山文化工作室分享,從解密檔案中所梳理出馬祖地景因應軍事化發展的巨大改變。
寓山文化工作室負責人藍文佶在活動講座中表示,軍事遺構的內部結構會因興建年代、安置武器規格等使用方式而不同,不能視為同樣的建築形式,如果不進行分類與研究,難以評估各種砲堡的稀有性與價值,進行遺跡的活化與保存,另了解所擁有的砲堡資產類型、數量,地方活化運用時可提供較具創意與多元的彈性空間。
長期在金門從事戰地文化研究的藍文佶表示,馬祖砲堡設置位置及火砲的戰略意義、使用方式都跟金門不一樣,將兩地放在一起相互比照時,就更能看出各自因地制宜的特性,爬梳出金馬彼此間的相似與差異,更能建構出金馬戰地文化的豐富論述。
藍文佶指出,軍事據點的保存和活化大體可分3個階段,從第1階段修復與原樣保存;第2階段利用重修後的原樣空間進行商業或非商業行為活化;第3階段將軍事據點進行大幅度改裝和擴建,金門目前仍在第1階段,但馬祖在軍事資產的運用上透過再造歷史現場的戰地轉譯計畫,將步入第3階段的活化。
大浦Plus+團隊接受記者訪問表示,若想再深入了解金馬軍事據點設置思維、戰略意義,即起至11月21日,可前往東莒遊客中心欣賞「島嶼地誌特展」,其中展示馬祖列島沙盤模型與地誌說明,及金馬2島砲堡研究的模型與圖說,將提供不同觀點看待金馬豐富的戰地文化脈絡。
島嶼地誌特展解析馬祖戰地景觀 東莒遊客中心至11月21日-中央社
- 2021-10-26

島嶼地誌特展在東莒遊客中心展出,展示馬祖列島沙盤模型與地誌說明,提供不同觀點看待金馬豐富的戰地文化脈絡。(圖:寓山文化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