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1(自由時報報導)台澎海纜10月30日凌晨4點加入運轉,將台灣、澎湖兩端電網連結,象徵「台澎電網」成形且從「網外變網內」,是台灣電網發展的歷史新頁。台電表示,未來澎湖的綠能效益,可以透過台澎海纜,與台灣本島共享,澎湖也能透過電纜,與台灣電網相互融通,減少使用燃油發電,是兼具能源轉型、民生經濟,與環保等多重效益的重要電力建設。
海纜加陸纜 全長六十七.九公里
台灣—澎湖一六一kV(千伏特)電纜線路工程的「海纜」長度五十八.八公里、「陸纜」長度九.一公里,共計六十七.九公里,線路連接澎湖縣湖西鄉尖山發電廠內的澎湖變電所,並銜接雲林縣境內既有的一六一kV北港—四湖線;總工程預算約一五七.三億元,二○○八年通過環評後,歷經十幾年的施作工程,終於在10月30日正式啟動運轉。
對此,台電也說明,首先,台澎海纜工程在施工期間遭遇到民眾陳情、漁業權補償;其次,海象不佳影響施工,台電輸變電工程處長廖俊?指出,施工時間真的不多,要扣除東北季風、颱風期間,一年只剩約五個月左右能施工;台電也經過不斷溝通後,與地方居民、漁民達成共識,才讓國家重大建設順利推動。
歷經十餘年施作 寫台灣電力新頁
台澎海纜從10月22日起進行持續7天、高達一六八小時的電纜加壓測試,至10月29日晚間完成,最後一段再與尖山電廠六九kV線路銜接,至10月30日凌晨4點台灣系統和澎湖系統合聯,併入系統正式運轉。
台電指出,這是台澎首次通電,電力工程從未見過,所有人都不敢懈怠,為讓台灣及澎湖兩端系統合併順利,也特地選在週末測試,台灣本島、澎湖均派主管「盯場」,幾乎徹夜難眠,10月30日測試完成,也讓台灣電力史寫下新頁。
歷時16年台澎海纜正式運轉 寫下電網新頁--自由時報
- 202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