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8(自由時報報導)由10%到60%的覆蓋率,澎湖二○○八年百年大寒害受到重創的青灣內海珊瑚礁生態,經過十三年休養生息,根據今年海洋公民基金會公布的珊瑚礁總體檢報告,覆蓋率已超過60%,達到國際標準優良等級。
青灣內海覆蓋率從10%到逾60%
今年海洋公民基金會針對澎湖地區十處海域(目斗嶼、岐頭、青灣內、蛇頭山、山水港、杭灣、隘門、青灣外、將軍嶼、七美),與澎湖在地五家潛水業者合作(日日潛水、波賽頓海洋運動俱樂部、海洋途徑潛水店、馬公潛水、陽光阿有專業浮潛),進行珊瑚礁總體檢調查。珊瑚礁總體檢是用水肺潛水的方式,使用穿越線調查法,記錄一百公尺樣區內目擊的指標性魚類、無脊椎動物、和底質組成。
根據調查結果,目斗嶼20.6%、岐頭目測皆為沙地與珊瑚碎屑、青灣內60.6%、蛇頭山58.1%、隘門卅1.8%、青灣外43.1%、山水港25.6%、杭灣33.1%、將軍嶼59.9%、七美50%,依國際標準活珊瑚覆蓋率大於50%為優良等級。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謝恆毅表示,從二○○八年寒害過後,青灣內附近海域活珊瑚覆蓋率僅剩十%左右,看見今年青灣內與蛇頭山的調查結果,明顯可以看出珊瑚生態的確在恢復的狀況。
至於青灣內海因在二○○五年劃設保護區,嚴禁任何漁業活動入內,減少人為干擾因素,加上海水交換率高,因此在歷經二○○八年百年大寒害後,能迅速休養生息,覆蓋率大幅成長六倍。
休養生息13年 澎湖珊瑚礁覆蓋率達國際標準優良等級--自由時報
- 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