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觀測站-金馬戰地遺跡兩樣情--中時

  • 2012-10-10

2012-10-10 01:30中國時報(李金生)
金馬同樣是戰地,都走過兩岸軍事對峙的大時代;但同樣在搞觀光,對戰地遺跡的看待和保存,卻是截然不同。
馬祖芹壁村的反共精神標語:「解救大陸同胞」、「枕戈待旦」、「 反共大陸」,在連江縣府和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妥善維護下,成為大陸觀光客爭相留影的熱點。這些屬於歷史的產物,在金門也曾經到處可見,但在解嚴後卻遭刻意塗抹、破壞,如今已難得一見。
打過5次國共內戰的金門,似乎急著磨滅歷史的烙印,消除人們殘存的一些記憶,遊客深入鄉間野外,遍尋老金門人口中:「消滅朱毛漢奸」、「毀共亡俄」的標語,最後只能說金門不如馬祖。
觀光立縣、文化金門是縣府施政的總目標,也是金門國家公園經營的大方向,長期關注金門歷史人文內涵,將金門與諾曼第等量齊觀的金門縣景觀總顧問江柏煒博士,多次籲請政府重視軍事遺跡,但做為歷史現場重要標記的反共精神標語,卻因主政者的漠視,而在歷史灰燼中揚塵消失,讓人空留遺憾。
今年是金馬解嚴20年,縣文化局成立「金門戰地36文獻委員會」,將歷史的探索時間落在民國45年實施戰地政務以迄81年結束軍管為止;在成大舉辦的「金門學國際學學術研討會」也納入〈有關金門歷史記憶之一種〉、〈反攻大陸空間史證一瞥〉等戰地社會相關研究論文,隱約透露不同於過往的氣氛。
李沃士縣長是金門爭取世遺的總舵手,不同於前任陳水在、李炷烽的理念和作法,也深知歷史與空間、時間相互依存的關係,許多鄉親都期待他能亡羊補牢,全面普查和保存這些大時代的印記,重塑屬於「戰地36」的金門映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