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戰地政務解除 國軍衛民職志不變--青年日報

  • 2012-11-08
2012/11/8文/陳偉寬(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記錄整理/記者許博淳
金門縣、連江縣7日分別舉辦「戰地36—金馬解嚴二十週年」回顧展及「戰地鐘聲—馬祖戰地政務文物及影像展」,向國人展示外島地區長達三十六年的戰地政務種種,並感念早年外島軍民在前線犧牲、奮鬥,共同為防衛國家安全所做出的貢獻。早年政府基於局勢需要,必須集中前方力量、培養人力,以支援軍事作戰,遂於民國四十五年首開金馬地區戰地政務,實行軍民一元化的戰地政務體制,不僅抵禦共軍多次侵擾,更積極投入地方建設,守護我民主復興基地;直至今日,前線氛圍雖已有所改變,但敵人威脅仍在,全體國人仍應記取當年軍民一心禦敵之精神,支持國防建設,全體官兵則應戮力各項戰演訓工作,方能確保國家安全。
「戰地政務」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民國十七年國民政府所頒布的「戰地政務委員會條例」,該條例第一條指出:「國民政府為支持野地軍之作戰便利起見,特設戰地政務委員會,受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之指揮,處理戰地民政、財政、外交、司法、交通、農礦、教育、建設各政務。」在金馬地區實施戰地政務期間,基於軍事需要,的確曾予以當地民眾諸多限制,如實施宵禁、燈火管制等,另在對外聯絡方面則僅能透過書信和電報,甚至單獨發行「金」幣和「馬」幣等。但不可否認,戰地政務實施期間,由於政務委員會積極投入地方建設、興建學校、強化師資等,確實對繁榮外島地區極具貢獻。
以基層建設為例,從道路興築,碼頭闢建、村容改善到國宅興建,均賴戰地政務軍政一元體制,動員大批兵工協建完成,外島地區能有今日和平發展榮景,當年防區官兵居功厥偉;另在教育方面,鑑於外島師資缺乏,政委會除洽請教育部保送地區青年至師專、師院、師大深造,師資大為提昇外,並由軍中義務支援國中教學,對地區教育發展深具貢獻;此外,軍民同心協力廣植林木、修築花臺,方使金馬地區放眼望去綠蔭夾道、林木蓊鬱,早已不是當年童山濯濯之景象,而這些為人津津樂道的景象,幾乎都是國軍弟兄與當地居民胼手胝足辛勤的成果。
至於軍事作戰方面,金馬地區實施戰地政務期間,在軍民齊心努力下,在民國四十七年接連發生「八二三」戰役、九二海戰、閩江口海戰、雙十馬祖空戰等戰役,依舊成功抵禦共軍侵襲,展現出外島風雨同舟、保家衛國的戰地精神。而後隨著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臺灣本島解除戒嚴,外島地區民眾提出「還政於民」之需求,政府在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宣布終止實施三十餘年的戰地政務,金馬地區全面回歸憲政體制,轉而朝向觀光產業發展,進一步繁榮地方經濟。
誠如馬總統在「八二三戰役」五十週年時所強調,他就任以來積極改善兩岸關係,要讓金馬從原來的「殺戮戰場」蛻變成兩岸交流重要的中介點。如今,金馬地區在過去軍民共同胼手胝足打拚下,不僅發展出外島地區獨特的戰地文化風情,更已成為臺澎金馬地區經濟發展的亮點之二,是以,未來更期盼三軍將士均能持恆精進,秉持從嚴從難、求精求實的精神,逐步累積各項訓練成效,以求精進國軍整體戰力,建構「固若磐石」的國防力量,成為國家發展的最有利後盾,保障國人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