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即國力/龍應台:從離島到本島,上千歷史古跡每天毀壞、倒垮 台灣文化迫切4件事需民間參與--大紀元

  • 2012-12-14
偏鄉兒文化素養培養、古跡認養、設立藝術銀行和書院 都是與時間賽跑的事 需要民間與政府攜手合作
【2012年12月13日【記者徐翠玲報導】“文化就是國力,有些人從文化產業產值去看,但先有文化才有產值。”文化部長龍應台13日應工商協進會邀請演講指出,目前文化部有4件迫切要做的事,從偏鄉兒童文化素養培養、古跡認養、藝術銀行到臺灣書院等,都是與時間賽跑的事,需要民間參與。
龍應台指出,臺灣有368個村落,其中約300鄉連一間書店都沒有,文化部明明有補助偏鄉,卻用不到偏鄉人身上。她說:“國民素養的培養,偏鄉孩子文化權的照顧是跟時間賽跑的事。”
從離島到本島,臺灣上千歷史古跡每天毀壞、倒垮。龍應台表示,用政府資源做古跡維護,是“用一杯水去澆一場大火”。文化部不久之後將發起認養古跡,把它蔚成運動。而這也是民間與政府可以攜手合作的事。
龍應台認為,臺灣本來在軟實力上最佔優勢,但臺灣雖有文化優勢,卻用懶散、怠惰、自生自滅態度進入國際,會不會某天驚覺:“這方面也落人後。”她提出用藝術銀行流通臺灣青年藝術家的作品,讓掛在臺灣海外使館、企業家海外總部或臺灣辦公室內部所有牆面的畫作被看見,協助行銷臺灣年輕藝術家到國際。希望可以形成一種購買臺灣藝術家作品的運動,“不掛複製品只掛臺灣青年藝術家真畫”。
龍應台指出,海外行銷臺灣文化,讓臺灣書院在海外發揮文化影響力,也是急切的事。她用張忠謀贊助臺北光點為例,希望在座企業界人士,一起協助在紐約、倫敦、柏林等重要地點,創造出“散發臺灣文化魅力之地”。
另外,關於北美館推薦2位外國藝術家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引起爭議的事,龍應台說,文化部不久會和北美館、國美館、高美館3館館長談威尼斯雙年展的定位,討論是否應該把威尼斯雙年展變成國家藝術政策重要一環,並且可能讓北美館以外的美術館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