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馬祖梅花鹿血統純正 但遺傳窄化,近親交配,缺乏族群遺傳管理--中央社

  • 2012-12-28
2012/12/28(記者陳守國金門28日電)金門縣畜產試驗所從台北市立動物園引進9頭台灣梅花鹿復育,已繁衍成140多頭族群,經台大教授驗證血統純正,但遺傳窄化。
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系副教授朱有田今天在金門縣畜產試驗所指出,台灣梅花鹿是台灣特有亞種,不同於大陸梅花鹿,野外梅花鹿因棲地被破壞及狩獵而絕跡。金門縣畜試所從台北市立動物園引進兩批9頭梅花鹿隔離保育。
朱有田於99年與中央研究院合作研究金門梅花鹿DNA,發現金門縣畜試所的梅花鹿族群擁有與台灣遺址出土梅花鹿相同的粒線體DNA,顯示與台灣古代梅花鹿
的母系遺傳具連續性,並擁有種原代表性、重要性與保育價值。
去年經粒線體DNA及微衛星遺傳標記驗證,朱有田發現金門畜試所飼養的梅花鹿DNA未受其他鹿群DNA污染,血統純正。
朱有田表示,根據今年梅花鹿族群分化指數值與個體間遺傳距離建構的親緣關係樹顯示,金門梅花鹿群與民間圈養鹿群遺傳分化大,也有不同的遺傳特徵。
他指出,檢測顯示金門保育梅花鹿的遺傳多樣性有窄化現象,推測是因瓶頸效應或近親交配缺乏族群遺傳管理造成。
他建議,以遺傳距離較遠的個體進行有系統的配種計劃,減緩族群遺傳多樣性喪失;並進行保種計畫,讓梅花鹿優良強勢基因流傳。
縣畜試所長文水成表示,會依學者建議採兩措施,維持梅花鹿族群的健全延續。
附註:台北市動物園民國69年贈金門9隻純種台灣梅花鹿,民國70年前後同贈馬祖5隻種原梅花鹿。
【本報訊】馬祖梅花鹿是民國70年前後,也是跟金門一樣,由北市動物園相贈,並經進一步DNA「驗明正身」確認純種台灣梅花鹿。
連江縣政府建設局長曹爾元說,當時他在農改場,馬祖最早5隻,是北市動物園園長王光遠任內贈送,當年飼養在三民畜牧場(現今南竿海淡廠附近),跟牛隻飼養同時期引進。
民國81年戰地政務終止之後,三民畜牧場結束,梅花鹿送往大坵島野放,縣長機要秘書張壽華說,當時他任職農改場股長,送上去時是13隻。
大坵島由最早的13隻,繁殖到現在,至少有130隻以上,可研究設立自然梅花鹿野放區,目前也是登島最親近人類的動物。
台灣梅花鹿在民國58年於野外絕跡,73年行政院成立台灣梅花鹿復育研究小組推動復育,75年自台北市立動物園圓山舊址,將梅花鹿群遷入墾丁國家公園社頂復育區復育,共遷入5雄17雌,做為台灣本島最早復育核心鹿群。(-2011-09-08馬祖日報)
馬祖梅花鹿民國70年前後由北市動物園相贈 確認純種台灣梅花鹿--馬祖日報資料室--2012-12-28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