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欄-我國長期疏於經營離島 速建立島嶼資料庫--中國時報

  • 2013-01-26
2013-01-26 01:33 (原標題)速建立島嶼資料庫 【海大永續島嶼研究中心主任莊慶達】
二○一二年九月十一日,日本一意孤行,逕自對釣魚台列嶼施行「國有化」以來,維持了六十餘年的西太平洋戰略均勢,在短短四個月內已產生巨大的變化。誠如《中國時報》在元月十六日的社論中說:「釣魚台之爭,儼然已經成為亞太地區一個不定時炸彈。」這一枚威脅亞太地區和平安全的炸彈形成的主因,歸根究柢,是由於我國長期以來對離島的疏於經營,才讓他國有可乘之機,演成如今四方無解的領土主權之爭。如此慘痛的教訓,我們必須記取。
戰略上,島嶼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二次大戰,美國選擇太平洋中的中途島、塞班島、夏威夷作為海軍基地;更不用說冷戰時期,美國將太平洋大小島嶼建構成三條島鏈,用以圍堵共產主義向東擴張,形成美國本土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包括臺灣在內的這些島嶼,正如一系列「不沉的航空母艦」,為世界和平提供了安全的保障。此外,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專屬經濟海域的定義,從領海基線延伸出去二○○海浬的廣大海域,更為國家的未來提供可觀的發展空間,這就難怪日本要花數十年時間,處心積慮去經營千浬之外一個不足十平方米的「冲之鳥礁」。
根據二○○六年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資料指出:臺灣本島海岸線長一二五○公里;若加上八十五個離島,海岸線總長則有一七○○公里,土地面積共計三萬六千平方公里。以一九九八年我國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制訂的《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為標準來計算,領海面積約十七萬平方公里,為陸地面積的四.七二倍,此一優勢使臺灣成為不折不扣的海洋國家。然而,在國人傳統的刻板印象中,除了臺灣本島,島嶼似乎只是海洋中的零星土地,是漁民作業、避風或候鳥歇腳、產卵的中途站而已。
近年來,由於海洋觀光日漸盛行,像蘭嶼、龜山島、東沙環礁、吉貝等島嶼的名稱,雖逐漸被國人所熟悉;若說對其功能或地位的認知,除了金門、馬祖,也多半集中在觀光休閒的層次。殊不知島嶼的生態多樣性,是海洋生態系極為重要的一環;若經營得當,也可成為開發與管理海洋資源的基地。
我國已在民國八十九年制訂《離島建設條例》,雖然民國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公布的修正條例第一條提及「維護自然生態環境,保存文化特色」,基本上仍以開發建設與產業發展為離島治理的主軸。其實,以島嶼生態的脆弱度與複雜度來看,不論有形的物質建設,或生態、文化特色的保存,都必須以學術為基礎,也就是對島嶼及其周邊海域實地進行地質、水文、生態等調查,建立數據資料,作為建設或保育的依據;甚或在島嶼主權產生糾紛時,能據以向國際證明領土的歸屬。然而這種奠基的工作,正是目前政府在島嶼經營上最弱的一環。
近幾年來,全球暖化、極地融冰的速度加快,造成海平面不斷上升,不少原本地勢接近海平面的島嶼國家,正面臨滅頂的危機,如位於南太平洋、風光明媚的馬爾地夫,被迫要向斯里蘭卡洽購土地,以安置即將喪失家園的人民。這對島嶼屬性的臺灣,或許還未到迫在眉睫的時刻,但不能不有所警覺;縱使海平面上升是不可逆的趨勢,也該趁一切還來得及時,盡早對各離島展開全方位的調查,並建立分屬各學術領域的島嶼資料庫,作為整合國土規畫、運用的依據。
有鑑於此,我們呼籲:運用我國目前實質控制的島嶼如太平島,以海洋學術研究合作的方式,化解軍事上可能的緊張對峙;更要以學術調查、研究為基礎,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育並重為原則,把這片婆娑之洋當作「藍色國土」來經營,將臺灣周邊島嶼建設成以本島為核心,兼具國防安全、能源開發、產業發展等多功能的整體網絡,才能掙脫島嶼國家的發展極限,真正落實「海洋興國」政策的精神。(作者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永續島嶼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