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1970和1980年代,雖然臺灣理論上還是處於戒嚴時期、也沒有開放貨幣管制,但是在金門、馬祖等地區已經出現漁民以台幣向中國大陸漁船購買魚貨的情況。
到了1990年代,臺灣開放赴大陸旅遊,像廈門、福州之類的部分沿海城市還出現了接受台幣兌換的地下“兌換點”。
進入新世紀的2000年,在中國大陸的台商越來越多,地下“兌換點”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接受兌換的金額也越來越高,雖然不合法,但是兩岸有關部門都束手無策。
【2013年2月5日】上海直接兌換新台幣,顯示兩岸的金融關係越來越密切,
發行新臺幣的臺灣銀行將在春節前運送總額2000萬的新臺幣到上海,供當地的多家銀行買賣兌換。
未來新臺幣在中國大陸境內的總供應量將達到20億新臺幣,而每人每日則可以換匯6萬元新臺幣。
根據兩岸所簽署的貨幣清算協議,臺灣銀行和中國銀行將分別為清算銀行,新臺幣這次登陸也是兩岸多年來首次“正式”開放貨幣通匯。
從歷史而言,臺灣所發行的貨幣只有日治時期在汪精衛在南京成立政權和溥儀的“滿洲國”時,可以在中國大陸兌換。
二戰結束、國共內戰再起,中國大陸經濟動盪、連帶臺灣的經濟也受到震撼、物價飛漲,當局將黃金運台作為貨幣儲備,並切斷了兩岸之間貨幣的聯繫。
隨後發行的新臺幣在蔣主政的年代一直受到嚴格的出入管制,到了蔣經國的年代雖然規定沒變,但是做法上已經比較寬鬆。
1970和1980年代,雖然臺灣理論上還是處於戒嚴時期、也沒有開放貨幣管制,但是在金門、馬祖等地區已經出現漁民以台幣向中國大陸漁船購買魚貨的情況。
到了1990年代,臺灣開放赴大陸旅遊,像廈門、福州之類的部分沿海城市還出現了接受台幣兌換的地下“兌換點”。
進入新世紀的2000年,在中國大陸的台商越來越多,地下“兌換點”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接受兌換的金額也越來越高,雖然不合法,但是兩岸有關部門都束手無策。
兩岸在2012年8月簽署了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也選擇臺灣銀行上海分行與中國銀行臺北分行作為清算代表銀行。
上海的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13家銀行則是所謂的參加行,可以從台銀上海分行購進新臺幣,展開新臺幣現鈔買賣業務。
先前在兩岸入境口岸設置的匯兌點,其實是通過第三地(通常是香港)的銀行進行所謂離岸金融交易的方式提供服務,這次運鈔意味著人民幣和新臺幣首次可以正式直接兌換。
據稱兩岸的各家銀行未來也計畫提供人民幣在臺灣或者新臺幣在大陸的存款服務,臺灣也有多家銀行表示有意發行在中國大陸接受程度最高的銀聯卡。
臺幣春節前首次「正式」登陸買賣 回溯戒嚴時期未開放貨幣管制,但金馬已出現台幣向大陸漁船買魚貨--BBC中文網
- 2013-02-05
台灣銀行將空運二千多萬元新台幣到大陸,這是台幣史上首次「直航登陸」,不必再透過第三地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