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7【經濟日報╱記者 陸煥文】馬祖延綿的海岸線盡是壯麗的海崖景觀,一個峽灣就是一個防守據點,解除戰地政務已滿20周年,過去嚴格執行出入境管制的馬祖,島上居民甚至不能擁有一顆好的籃球,時過境遷,現在,馬祖比任何地方都渴望人潮。
資源匱乏 拚無煙產業
馬祖當地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有二,一是當公務人員,二是開店做阿兵哥生意,但隨戰地政務解除,兩條路愈走愈窄,當年的戰地公務人員管理條例已經不適用,想當公務人員就要參加高普考,與全國競爭,而主要的消費族群阿兵哥,也將在兩年後全面撤軍,面對未來,馬祖人有強烈的不確定感。
離島資源匱乏,要發展產業並不容易,連江縣縣長楊綏生說,「觀光是不得不,也是最好的選擇」,從戰地政務走向地方自治,以觀光扶植產業,是馬祖的策略,修築步道、翻新老宅、漆彈營、賞鷗團。近十年赴馬祖旅遊人數從4.8萬人次到去年10萬人次,成長超過一倍,去年暑假旺季機票難求,當地人都買不到票。
但是相較於金門去年遊客126.5萬人、澎湖63萬人次,馬祖要發展觀光,交通成最大的絆腳石,且除非能突破淡季瓶頸,否則交通不改善,業者不願意加班、其他航空公司不想加入,10萬人次很可能就已經到頂。
南竿機場92年啟用,全台最新,去年以前還是只能靠駕駛兩隻眼睛測量起降的「目視機場」,今年8月改善工程完工後,雖然升級為和北竿機場一樣是「飛精確儀器機場」,但同樣是霧一大就停飛,馬祖一年至少有五分之一的時間空中交通中斷,「塔台燈一亮,機場會歡呼」馬祖出生的立委陳雪生說。
交通不改善,擁有再多優勢都無法發揮。90年開放小三通,金門出入境從2.14萬人次,十年內暴增69倍。
兩岸直航後,馬祖小三通的優勢迅速被取代,「沒有交通,就沒有觀光,沒有觀光就沒有產業」,楊綏生語重心長的最後一句是,「沒有博弈就沒有交通」。
因此,馬祖有一半的人把未來的希望,轉向博弈。
馬祖的交通問題從來沒有徹底解決過,陳雪生直言,「中央一直站在經濟發展的立場,有這種考量,就不會有人要開發馬祖,藍綠都一樣。」博弈是唯一能讓馬祖在短時間吸引國際團隊、募集資金,快速建設的方法。
加速建設 引國際資金
2012年7月7日,馬祖以57%對43%的比例,公投同意在國際觀光度假區內,設置觀光賭場。回頭想到下一代在島上的生活條件與工作機會,馬祖人手上這一票,投的是懷德公司提出的四大保證:南北竿大橋、零能見度起降機場現代化國際機場、馬祖居民學費全免的國際級大學、連江縣政府提供年度剩餘稅收作為居民社會福利金。
楊綏生說,「有資金,根本不需要做博弈,只要有人願意來投資,資金就不是問題。」
賭場生意本身對各大集團就是一個吸引力,縱使整個度假村規劃,僅有5%的樓地板面積能蓋賭場,仍足以影響國際集團的投資意願,澎湖2009年博弈公投未過關,國內外企業一個個撤離,即為一例。
看到新加坡、澳門的成功,台科大台灣彩券與博彩研究中心主任劉代洋說,賭場主觀光客群,靠的是鄰近國家,澳門約65%顧客來自大陸地區,新加坡逾七成旅客來自馬來西亞、大陸和當地居民,大陸是全球最愛賭博的國家,馬祖面對的市場和澳門、濟州島不同。
馬祖博弈旅遊2條活路--經濟日報
- 2013-04-07

圖/經濟日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