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6【吳垠慧/台北報導】一九二八年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馬格利特畫了一幅畫,內容是一根煙斗,但是畫面上的文字寫著「這不是一根煙斗」,試圖打破觀眾習以為常的觀看方式和生活經驗。由台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本屆策展人呂岱如援引馬格利特,將展覽名稱訂為「這不是一座台灣館」。
呂岱如說,從來就沒有「台灣館」,「威尼斯大會登記的名稱是『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台灣館』是不存在的。當然也不是『國家館』,而是『平行展』,這就是台灣在威尼斯的現實情況,在邊緣之外。」
因此她想要「傳達對台灣館的不同想像,開啟另一個主體化辯證的新入口。」
台灣館的甄選過程先前引起軒然大波,主要因為評選出來的案子,是首度台灣館三位參展者中有兩位是外籍藝術家。北美館對評選過程引發的批評未盡適切說明,甚至引發藝術界針對北美館的專業性與公正性提起連署抗議。種種風波引起文化部介入,召開會議討論未來台灣館是否繼續由北美館主辦。
今年威尼斯雙年展將於六月一日登場,昨日北美館公布台灣館的構想,呂岱如以一連串抽象玄妙的學術用語,解釋「這不是一座台灣館」的策展目標:「以言說行動作為溝通三組作品思辨的舞台,冀以扣合並激化觀眾對於台灣(台灣館)主發性的想像。」
三組參展作品取材自台灣歷史、宗教和文化等面向。出生德國、成長於馬來西亞的德籍藝術家白伯恩,影像作品《時托邦》交織呈現廿世紀的台灣史料,如二戰最後一名投降的高砂義勇隊、阿美族人李光輝,萬里廢棄的飛碟屋等。
捷克藝術家凱特里娜.色達將和捷克札斯塔夫卡鎮上六名學生組成的「巴帖左.米齊陸」合作藝術行動《這不是一個捷克館》。這項計畫將於雙年展開幕前五天,到八十八個國家館進行「找尋台灣館」的「快閃」行動。如何快閃?呂岱如說:「技術問題目前不便透露。」
台灣藝術家許家維的錄像作品《鐵甲元帥》,記錄從江西池塘「發源」的青蛙神鐵甲元帥的故事。因文革時期在武夷山的本廟被毀,鐵甲元帥「流亡」到馬祖龜島。這段神話透過影像、裝置和小說形式呈現。
威尼斯台灣館 許家維錄像作品《鐵甲元帥》馬祖蛙神故事--中國時報
- 2013-04-16
許家維的參展作品《鐵甲元帥》。(北美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