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7 【記者潘勛/台北報導】美學名家蔣勳與媒體人陳文茜16日在「中天青年論壇」舉行對話,談及自己少年時代台灣物質匱乏,但與自然及社區多所互動,於是回憶充足,相形現今物質富裕到幾近氾濫的台灣,許多年輕人生活在少與自然及人互動的現代社會,不禁令人思索孰謂幸福。
蔣勳回憶,自己1949年與父母及4個手足乘平底船先漂流到馬祖白犬島(後改稱莒光島),再定居到現今台北市大龍峒。童年時最鮮明的回憶是撈浮萍、摸蜆打碎來餵鴨子;睡在大榕樹彎曲卻結實的枝椏裡;看當時演野台戲的李天祿表演布袋戲等。
蔣勳談及現今台灣年輕人人手不離的智慧行動裝置如iPhone、iPad,乍看之下台灣社會是富裕了,但遠離自然及社區互動的年輕人,是否會覺得回憶平淡?這不免令他思索到國畫大師齊白石的一句話,「有錢難買少時貧」。
蔣勳講述,他深覺自己的少年台灣,人人無憂且快樂,由自然及社區互動裡汲取養分,且文化元素廣沛充足;社會經濟轉型,台灣由貧而富,但時下人群與自然脫節後,常覺空虛,不禁令人思索「幸福」的組成元素是什麼。
憶與父母及4手足船漂至白犬島 美學家蔣勳:台灣由貧而富卻覺空虛--旺報
- 2013-04-17
蔣勳(左)與知名媒體人陳文茜暢談自己少年的台灣。(記者潘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