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馬拉巴爾海岸夜光藻 夜間放藍光--互動百科

  • 2013-05-16

夜光藻- 簡介
夜光藻是甲藻門的一個海產屬。它是一種單細胞原生、漂浮生物,無毒。細胞圓形呈囊狀,具有一條能動的觸手。具有發光能力。屬表層沿岸種類,分佈廣,世界各海域均有分佈。

夜光藻- 分佈
夜光藻作為海洋環境中的一種耐污生物,在富營養化的海區內分佈尤盛。它是世界性的赤潮生物,也是中國沿海引起赤潮最普遍的原因種,曾在南海、長江口外海域多次引發赤潮。

夜光藻- 外形結構
夜光藻藻體近於圓球形呈囊狀,沒有外殼,具有一條能動的觸手,游泳生活。細胞無色或綠色,細胞內原生質淡紅色,細胞核小球形,由中央原生質包圍。大量密集時呈紅色。夜光藻赤潮為桔紅色。夜光藻大小約100至1000um,肉眼可見,夜光藻主要在海表層,在夜間可以看到海表有火花狀亮點。

夜光藻- 危害

澳大利亞東部馬拉巴爾海岸附近海水夜間發出藍光
夜光藻雖然它本身不含毒素,但是由於它形成赤潮時,大量的夜光藻粘附於魚鰓上,阻礙了魚類呼吸並導致魚類窒息死亡;同時夜光藻死亡分解過程中所產生的屍鹼和硫化氫,使海水變質,危害水體生態環境。此外,它還能滲透出高濃度的氨和磷。因此需警惕在網箱養殖區發生夜光藻赤潮。

資料來源:互動百科
http://www.baike.com/wiki/%E5%A4%9C%E5%85%89%E8%97%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