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歷史】1958年(民國47年)「824海戰」是金門823砲戰中,轟擊金門那場戰鬥中由海軍完成的部分。以下是大陸《新中國海戰檔案》對此作了詳細的描述。
「陸地行舟」計劃
1958年8月20日,毛澤東簽署命令:立即集中力量,突然對金門軍隊予以猛烈打擊(不打馬祖),把它封鎖起來。8月23日17時30分,解放軍砲兵開始砲擊金門守軍。8月24日,砲擊金門暫時平息。
在解放軍岸砲和海上艦艇的封鎖下,金門守軍幾乎斷絕了物資供應。台灣海軍既要維持最低限額的補給,又要減少航運中危險,只好將白天運輸改為夜間進入錨地卸載。這也正中解放軍預料,順理成章就有了「824海戰」。
時任解放軍海軍魚雷六支隊一大隊參謀長的張逸民回憶,這一年的7月,他因肺結核正在杭州療養院治療,忽然接到命令,立即返回碼頭有重要任務。他被直接帶到司令部作戰室,進門發現裡面坐著司令員陶勇等人,正在研究一個代號為“陸地行舟”的絕密軍事行動計劃。
解放軍艦艇從上海到廈門港,途中必須駛經馬祖、金門等敵佔島封鎖線,容易遭到空襲和砲擊;況且從上海到廈門路途遙遠,長距離航行會損傷魚雷快艇主機。因此,報經總參批准,決定使用“陸地行舟”的方法,用火車裝載魚雷快艇從上海運至廈門。
會議結束後,一行人趕往上海張華浜碼頭。此時張逸民手下的9艘魚雷快艇已經在此進行改裝裝載。張華浜火車站嚴密警戒,封鎖一切對外往來,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為了迷惑敵人,部隊一律換上陸軍的黃軍裝。
裝載持續了一夜。30日晨,陶勇對每一節車廂進行了反複檢查,才下令出發。張逸民看了一下表,時間是3點半。上海鐵路局黨委書記一直把他送到車廂門口,握住他的手叮囑:“你記住,這趟軍列的編碼是10689。路上你不管遇到什麼事,只要說出這個數字絕對不會有問題,一路通行。”半個世紀後,他已經是80高齡,在接受採訪時熟練地說出這組數字,讓所有在場的人都驚訝。
8月2日凌晨,軍列抵達廈門,開進一片靠海的丘陵地帶。兩天后,快艇被逐一吊入水中。至此,魚雷快艇第一大隊神不知鬼不覺地進駐了廈門前線。
激烈海戰
8月24日,砲戰中被擊傷的台灣“台生”號艦半夜裡悄悄摸回金門料羅灣港內……截至16時30分,料羅灣已經停泊了準備卸載的10餘艘艦艇。
17時15分,“前指”決定,先以海岸砲兵轟擊料羅灣,一俟港內艦艇逃出,快艇再堅決消滅之。在解放軍的砲擊下,正在卸載的“中海”號當即被兩發130毫米砲彈命中,調頭外逃。“台生”等艦船也爭先恐後逃離岸炮射程,至外海徘徊。
18時10分,岸上指揮所下達命令:魚雷快艇出擊!
隱蔽的9艘魚雷快艇如離弦利箭,呈單縱隊由東往西向戰區高速進發。距離15鏈(1鏈相當於1/10海裡,即185.2米,)時敵方驀然分辨清楚是解放軍的魚雷快艇,遂開火,同時採取緊急規避。
距離4鏈時,張逸民命令一中隊103艇負責牽制“台生”號,184、175艇執行攻擊。
19時25分,距離500米,184、175艇齊射,103艇單獨發射。約20秒,“台生”號冒出兩個巨大火球。“爆炸後,又有一次更大的爆炸,我估計引爆了台灣帶來還沒有來得及卸的彈藥。五分鐘後,敵艦沉沒。”張逸民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台生”號生還者僅56人。
823砲戰揭秘/回顧民國47年 金門「824海戰」紀錄--多維新聞
- 2013-06-19

民國47年金門823砲戰開打,次日「824海戰」戰況。(圖/多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