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8 【聯合報╱記者楊竣傑/土城報導】
「雄壯,威武,嚴肅...」每天早晨8點半,一行人沒穿軍服、腳步不整齊,在台北看守所門口高唱軍歌、精神答數,他們不是軍人,而是「社會勞動人」。
北所去年起,首創勞動人點名唱軍歌制度,讓他們凝聚精神,即使是前立委李顯榮也要乖乖排隊,一起踏步唱軍歌。
北所總務科管理員張峻航從軍10年,曾經在馬祖西莒擔任陸軍營長,退伍後到矯正署工作,去年被指派管理北所社會勞動人。
他覺得勞動人非重大罪犯,屬於「微罪」,應該確實發揮勞動意義,突發奇想將軍中制度,複製到北所。部分勞動人透露,好像回到當兵時期,很新鮮也很熟悉。
張峻航說,試辦初期勞動人很排斥,覺得很丟臉。他鼓勵勞動人,早晨唱軍歌可以振奮精神、展現團隊精神,不少人逐漸適應,唱歌、答數聲音越來越大。勞動人「老鳥帶菜鳥」,也可穩定團隊秩序。
北所透露,前立委李顯榮因案在北所服社會勞動,就曾在勞動人唱軍歌之列,和其他勞動人一樣大聲唱歌答數。
北所上月拍攝屬於社會勞動人的微電影「一個機會,一個家」,由一對勞動人夫妻主演。他們片中到慈濟資源回收站工作時談到,因為義務勞務制度,讓他們不用坐牢,可以兼顧家庭。
社會勞動人每天先來唱軍歌 管理員西莒退伍複製軍中制度--聯合報
- 2013-07-08

總務科管理員張峻航發想社會勞動人唱軍歌答數制。 記者楊竣傑/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