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學家成功讓極度瀕危物種“神話之鳥”找到新家--國際日報

  • 2013-10-17
2013年10月16日 05:58:34
新華社杭州10月16日電(馮源 倪百慧)因為極為罕見、蹤跡神秘,全球數量不足50只的中華鳳頭燕鷗有“神話之鳥”之稱,中美科學家歷經5個月的工作,在中國東海的一個小島讓它們找到新家。
中華鳳頭燕鷗是一種體長38釐米左右的海鳥。據估計,全球數量不足50只,一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它們冬季前往印尼、菲律賓等地避寒,夏季回到中國東部沿海築巢育雛。
1861年,中華鳳頭燕鷗在印尼東部被首次發現並命名,從1937年至2000年,它消失了63年,終於在馬祖列島被台灣的鳥類攝影家梁皆得重新發現。
2004年,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鳥類學者陳水華博士帶領的團隊在東海上的浙江省象山縣韭山列島發現了20只中華鳳頭燕鷗,混跡在近4000只大鳳頭燕鷗中進行繁殖。但是受兩次颱風影響,當年它們沒能繁殖成功。
此後兩年,中華鳳頭燕鷗在浙江沒有現身。2007年,它們回到韭山列島,但因有人撿蛋,繁殖失敗。從2008年至2013年,它們都在舟山群島五峙山列島繁殖。但是五峙山列島“鳥口密度”太大,鳥類科學家認為有必要分散種群。只要無人干擾,韭山列島就仍是合適的繁殖地。
今年5月,浙江自然博物館聯手美國俄勒岡州州立大學、象山縣海洋與漁業局及浙江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野鳥分會,實施了人工招引項目。今年5月初,他們來到韭山列島中一個從未發現過燕鷗的小島,安裝了300只燕鷗假鳥、太陽能供電系統和可以播放燕鷗鳴聲的聲音回放設備,並修整棲息地、清除鼠害。
6月初,有少量大鳳頭燕鷗光顧了這個小島,7月中旬,又有大批燕鷗前來安家落戶。浙江野鳥會秘書長、浙江自然博物館範忠勇研究員說,最多時他們發現有3300只大鳳頭燕鷗和19只中華鳳頭燕鷗,有少數來自五峙山和馬祖,而大部分不知從何而來,它們在老家可能是遇到撿蛋者,也可能遇到了當時的颱風“蘇力”。
10月初,至少有600只大鳳頭燕鷗雛鳥和1只中華鳳頭燕鷗雛鳥隨父母成功離島南飛,這標誌著人工招引項目取得了成功。此前,科學家計劃用3至4年的時間完成這一項目。
美國全國性的鳥類保護協會奧杜邦協會副主席、鳥類專業史蒂芬·克裏斯博士是人工招引技術的發明者。得知項目成功的消息,克裏斯說,這項技術能夠幫助中國保護珍稀海鳥,對此他很高興。
陳水華說,項目成功不僅為中華風頭燕鷗的種族恢復與壯大帶來希望,也為中國瀕危鳥類的保護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徑,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管理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範忠勇說,近年來,在國際鳥盟的推動下,協會的志願者在象山大力宣傳普及鳥類保護意識,撿蛋現象明顯減少,但是要保護“神話之鳥”還需要更多人的努力。“曾經有媒體公開了小島的名字,吸引了一些攝影愛好者試圖登島,所幸被我們阻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