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0 01:31 中國時報 【符宜寧/商】
文學大師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一個眼光短淺的人,看不到雲層後面有片寬闊的藍天;一個心胸狹窄的人,所能容納的世界,只在觸手可及的範圍。
前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訪問新加坡發表演講,她說,台灣應推動全方位對外自由貿易,做「世界的台灣」,而不是「中國的台灣」。
拒絕與中國接觸、反對與中國簽訂《服務貿易協議》,卻想越過中國與世界各國簽TPP、FTA、RCEP,豈非緣木求魚?難道中國不屬於世界的一部分?台灣要走向世界,難道不需要先穿過中國的大門?
當一群政客不斷的要求本土化,把五千年歷史縮減成為四百年台灣史,把國號改為「台灣國」,他們的心胸,僅及於台灣本島海岸線,連金門、馬祖都給排除在外。
蔡前主席說,台灣要成為「自由島」的基石是民主政治。中國的政治改革要走向民主化才能融入世界體系,才能和平解決兩岸問題。然而在野黨的所作所為,從占據立法院主席台,到要求罷免民選的總統及立委,到容許關說凌駕司法之上,違反多數決的暴民政治,如何能保障多數人民的自由?這種台式民主,又如何能夠成為中國政治改革的典範、讓他們藉此融入世界體系?這豈非痴人說夢?誰敢擔保中國實施台式民主後,不會亡黨亡國?
政客的眼光只及台灣本島,心胸容不下中國,卻妄想成為世界的台灣。我們只能說,政客吹出來的牛皮,絕對遠遠大過他們的心胸。
熱門話題-繞過中國 台灣如何走向世界--中國時報
-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