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館藏中,最後一批尚未公開的蔣中正相關史料將對外開放!預定在25日開放自民國39年起至64年的「總裁批簽」數位化檔案,供各界參考運用。其中的「匪諜」一詞究竟如何變成國民語言?也在這批史料中揭密。
黨史館主任王文隆強調,這批史料不僅是黨務資料,更是國政、黨政的重要史料,相當有研究價值。王文隆指出,包括各種不同形式的批示,如:悉、可、照辦。最特殊的是一份1957年8月5日,對於中共名稱統一的辦法,高層有特別指示不用「匪特」,要用「匪諜」。這促成了日後名詞上的一統,像是「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
還有一份是1952年1月30日,指示應該提拔青年同志;一份是1957年8月28日,指示關於禮節、儀節的相關批示,可見蔣中正忙碌之餘,仍關注國民素質的提升,並指示需要以最新的科技教導與傳授。此外,一份是1971年8月6日,因為監獄人滿為患,適逢建國60周年,下屬建議保釋部分囚犯。總裁指示,關於貪汙犯不可保釋。
黨史館與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將於25日上午10時透過目錄檢索系統對外開放這批資料,連結網址:archives.kmt.org.tw,歡迎民眾參考運用。
「匪諜」怎麼來? 史料拆封揭密稍--中時電子報
- 2013-11-21

馬祖保留濃濃的戰地風情,牆上依然可見「匪諜」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