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3.12.02 03:43 am
前總統蔣經國的貼身侍衛卜凡成,今年已82歲,所見所聞有如一本活的民國史教科書。民國36年入伍時,他是個幫司令洗馬的16歲小兵,因緣際會跟在蔣經國身邊輾轉來台;還曾在解嚴前夕陪同洪門世界總會長尹立言、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一同到大陸與鄧小平會面,見證了兩岸從封閉到開放的關鍵時刻。
不同於顛沛流離的老兵故事,卜凡成在戰亂中加入國軍,卻因貼近黨軍高層,意外開展不一樣的視野,18歲那年他在國軍12軍團副司令胡璉推薦下,被當時擔任江西省專員的蔣經國選為貼身侍衛,後蔣因故祕密離開上海,他被「放鴿子」,只好長途跋涉回廣東汕頭歸建部隊;民國43年古寧頭戰役結束,兩人在金門相遇,蔣又將他帶回台灣。
卜凡成一路跟隨蔣經國至蔣出任國防部長前夕,因國安局維安系統進駐,原本4名跟隨多年的貼身侍衛、司機必須轉調其他部門,他接受安排,在民國55年轉調台糖橋頭廠運輸科工作至退休,但蔣經國後來擔任行政院長及總統期間,只要南下各地訪視,「駐派」高雄的他都得報公假出任務陪同,足跡遍及南台灣及離島等地。
回憶過往,卜凡成信手拈來都是精彩故事,他曾在民國75年陪同尹立言、李光耀與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會面,旅途中他幫尹立言提行李袋,瞥見袋中有封蔣經國寫給鄧小平的信,信封右側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左側則寫著中華民國;抵達中南海後尹、李入內談話,卜凡成在外等候,談話持續3個小時,「回台沒多久,台灣就宣布解嚴了!」
卜凡成說,早期的兩岸關係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樣嚴峻,毛澤東和蔣介石時代或許互不往來,但其實在鄧小平和蔣經國之後,就再也沒有「共匪」這個詞了!
卜凡成表示,蔣、鄧早年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班同學,座位是前後座,可以想見兩人交情;蔣行事簡樸低調,行政院長任內卻投資兩千多億元全力推動十大建設,與早年蔣介石想留住錢以備反攻大陸,想法已天差地別。他說,大陸、台灣原本就是同血統的中華民族,應該彼此學習、彼此幫忙。
小蔣侍衛憶當年 「送信給鄧小平」--聯合新聞網
- 2013-12-02

曾任小蔣貼身侍衛的卜凡成,解嚴前曾隨總統特使尹立言及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前往大陸會鄧小平,見證台灣解嚴過程。 記者蔡容喬/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