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聯手 台擁世遺不是夢--香港商报

  • 2013-12-25
2013年 12月 24日 09:44 香港商报
「世界遺產」宛如一張金字招牌,申請對象一旦被納入世界級保護範圍,聲譽隨之水漲船高。大陸近年來掀起一波「申遺熱」,目前已有45處名勝古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僅次於意大利的49處。相較之下,台灣雖早在10年前就列出12處申遺潛力項目,但民眾卻對「世遺」很陌生。文化部長龍應台日前提議,在台灣無法獨立申遺的情況下,兩岸共同申遺,並獲得大陸正面回應。
從實際操作上看,大陸的申遺經驗毋庸置疑,而且大陸就曾協助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2009年,兩岸民間也完成媽祖信俗申遺成功之舉。因此,大陸協助台灣申遺或兩岸共同申遺具有可行性,專業操作也有經驗可循。
不過,到目前為止,兩岸共同申遺仍處於民間操作,官方合作仍存在不少障礙。其中,最主要的當屬「獨派」從中作梗,散布「文化統戰」論,直言大陸無權代台申請,抗議大陸侵犯其「主權」。「獨派」已將意識形態演繹到登峰造極,但其言論根本站不住腳。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文化是兩岸血液,兩岸的內在牽引力無法阻擋。
退一步講,一旦台灣申遺成功,不但會直接刺激台灣觀光業的發展,交通、飲食、購物也同時受惠。對於這一利好,民進黨竟然如此反對,令人唏噓,更令民眾難以接受。
唯事在人為,將兩岸有關聯的項目綑綁,在「中華民族」背景下申請即是一法。如台灣的「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就可與福建漳州的玄武岩地貌及香港的玄武岩景觀綑綁起來申請。台灣的「金門島與烈嶼」及「馬祖列島」,與大陸廈門的「八·二三炮戰」遺籎綑綁,以「廈金馬和平公園」的名義申請,亦無不可。就「廈金馬和平公園」而言,不但能強化兩岸歷史觀,以和平概念申請,成功機率應該不小。此前,塞內加爾以販賣黑奴聞名的戈雷島,日本的原子彈爆炸地廣島等的戰爭遺址,都已成功申遺。
此外,兩岸閩南文化、紅磚建築、甲骨文、漢字、客家文化、孫中山遺籎等等都是可以考慮的申遺項目。兩岸通過項目疊加,優勢互補,區域性項目獲批概率更大。而且,兩岸文化根脈相連,兩岸共同申遺有助延續文化傳承,更有助於增強兩岸同胞民族認同感,遏止「文化台獨」。同時還能滿足台灣同胞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合理願望,可謂一舉多得。
眼下,清除兩岸共同申遺的現實障礙,兩岸必須達成共識,讓合作踏出堅實一步。否則,持續被在野黨挾持、被民粹綁架,台灣如何才能突破世遺空白?因此,將此議題納入兩岸兩會討論是非常必要的,若能簽署《文化交流協議》,發揮機制性作用,效果更大。同時,兩岸急需建立溝通管道,由指定部來牽頭研究。畢竟,申遺該以何種名義,如何共用資源,這些細節問題,都有待兩岸商談。 鍾世維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庄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