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時空與記憶碰撞的文化共構 中壢「馬祖新村」藝文活化系列活動--大紀元

  • 2014-02-08
圍城× 施工中/ 陳正才個展。(圖/桃園縣文化局提供)

圍城× 施工中/ 陳正才個展。(圖/桃園縣文化局提供)

 2014/02/07【記者徐乃義桃園報導】桃園縣中壢市的馬祖新村自2013年起展開一系列的藝文活化計劃,桃園縣文化局邀請文創、影視、空間設計等各類藝術團隊進駐,將原先閒置的眷村房舍轉型為桃園地區藝術與文創的新天地。村內設置了藝文展演平台-馬祖新村14號,對外徵求各類型的展演活動,如同一扇窗口,讓多元的藝術、文化在此交織對話,並藉此吸引更多年輕族群的關注與投入。
 台藝大美術系陳正才教授於現地創作展出,展出地點選在馬祖新村保存最為完善與深具歷史意味的'將軍府',張壯謀局長表示,展覽乃是以馬祖新村歷史老照片為發想,結合了村內所找到的瓦片、窗框等現成物件,融合影像與復合媒材裝置加以呈現,是場不可多得的展覽,深具意義。
 陳正才教授透過現地的老舊物件與反覆實地的探訪而成的創作,身體感知的經驗與視覺的可能相互碰撞與交疊,將空間、時間、記憶的殘片轉換為藝術的語彙以某種“進行式”與“未來式”狀態共構前進。
 展出主要是以歷史照片的呈現與觀看為軸,這些歷史照片主要有軍事性的活動記錄與馬祖新村眷舍的日常居家生活照等。
 中壢龍岡“馬祖新村”始自民國46 年,初步完工的國軍眷舍並逐步建村,主要分配給駐守馬祖的陸軍84師少將級以下軍官及眷屬居住。這些老照片將以不同的方式顯現於將軍府展場,隱身在瓦片砌起的牆後、有如暗房的浮現影像與電影畫面、並置著粉綠色木窗櫺現成物件等等。
 整個展出期間一直處在“施工中”狀態,從一個閒置空蕩的歷史空間開始,牆上逐漸拼貼著歷史老照片、似曾相識的電影、瓦片與窗櫺構件、一串連續閃耀的霓虹數字…,慢慢逐步交織成新的現實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