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國輪「臺馬之星」疏失 交通部10日遭監院糾正--自由時報

  • 2016-05-11
「臺馬之星」自核定購建起,三次展延計畫執行時程,營運後又故障頻傳,監察院10日糾正交通部及連江縣政府促其注意改善。(資料照,記者俞肇福攝)

「臺馬之星」自核定購建起,三次展延計畫執行時程,營運後又故障頻傳,監察院10日糾正交通部及連江縣政府促其注意改善。(資料照,記者俞肇福攝)

 2016-05-10晚間19:50〔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交通部為解決台灣與馬祖間的交通,補助14.3億元建造「臺馬之星」,採國輪國造政策,但鑑於「臺馬之星」自核定購建起,3次展延計畫執行時程,營運後又故障頻傳,監察院10日召開交通委員會,通過監委章仁香、林雅鋒、劉德勳的調查報告,糾正交通部及連江縣政府促其注意改善。
 章仁香等人指出,交通部為解決台灣與馬祖間交通,原預定102年開始營運,但「臺馬之星」遲至去年8月12日才首航,開航後又故障頻傳,造成民眾搭乘的恐懼。
 監委指出,交通部採國輪國造政策補助購建「臺馬之星」,雖責請交通部前基隆港務局成立專案督導小組,在民國98年8月至104年7月間召開18次會議,卻未善盡中央經費補助機關的督導責任,與連江縣政府對於是否向國外直接購置新船意見相左,導致3次展延計畫執行時程,規劃之初也未考量併同後續訓練及一定期間的維修與營運,導致營運初期績效欠佳影響民眾觀感。
 監委表示,連江縣政府主辦建造「臺馬之星」雖以專案管理委外辦理技術服務,惟因履約爭議導致工程展延,建造進度嚴重落後,且載重噸位未達契約規範,致難以預估招募訓練船員之時點,都應檢討改善。
 另外,「臺馬之星」首航後,連江縣政府委外營運初期發生服務品質、船員管理及船舶設備等問題,並陸續發生艏門變形、主機空氣減壓閥故障及無法啟動、燃油管漏油及發電機無法送電等設備故障情事,監委認為這顯示縣府未能即時督導「臺馬之星」管理、維護、操作及船員離職頻仍等事宜,嚴重影響台馬間海運正常服務及乘船旅客的行程,確有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