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馬祖高粱的兩岸情緣 銷陸計畫「成功曲(麴)」、「媽祖頌」酒--新華社

  • 2016-11-21
馬祖酒廠與大陸中國郵政供應商廈門陸島旅遊投資公司合作,推向大陸市場「成功曲(麴)」(左)、「媽祖頌」初步包裝設計暨大陸新聞網連結新華社報導。(新華社/付敏攝)

馬祖酒廠與大陸中國郵政供應商廈門陸島旅遊投資公司合作,推向大陸市場「成功曲(麴)」(左)、「媽祖頌」初步包裝設計暨大陸新聞網連結新華社報導。(新華社/付敏攝)

 馬祖日報編按:象徵兩岸「和平之酒」馬祖高粱酒,11月18日馬祖酒廠實業公司18日與中國郵政供應商廈門陸島旅遊投資公司簽訂合作意向協定書,陸島公司未來銷往大陸市場。大陸新華社新聞網20日發布該項消息,1天流覽量已有10萬5千人。廈門陸島旅遊投資公司與中國郵政福建分公司簽訂相關契約,推銷中國郵政作為金融客戶專享產品進行推介。
 新華社是大陸官方的國家通訊社,世界5大通訊社之1,提供實時文字新聞、經濟信息、新聞圖片圖表等,每天24小時同時使用6種語言滾動發稿全球。
------------------------------------------------------------------------------------------------------------
 2016-11-21 00:02:40/流覽量:105.571 新華社臺北11月20日新媒體專電【記者付敏】1瓶馬祖高粱斟入杯中,清香正濃,情意正酣。傳承古法制作的馬祖高粱因其入口濃郁芬芳、風味甘醇勁爽而遠近馳名。然而,追其溯源與發展,一壺壺馬祖高粱裏卻裝藏著千絲萬縷的兩岸情緣。
 馬祖列島位於臺灣海峽正北方,面臨閩江口、連江口和羅源灣,與大陸僅一水之隔。因距離大陸不遠,馬祖成為大陸漁民出海捕漁時休憩避風之所。數百年來,福州沿海的漁民不斷移居至此,在形成血緣關係部落的同時,也帶來了福州的語言和民俗。沿襲福州老酒工藝方法釀制的馬祖老酒就是其中之一。
 老酒是黃酒的一種,以糯米浸泡、蒸煮、落壇,加上紅麴發酵,只要30天就可出酒。酒渣“紅糟”氣味芳香,是福州菜的主要佐料。
 馬祖酒廠總經理劉九銘介紹,馬祖地處海隅,謀生不易,民眾大部分以捕魚為生,家戶常以糯米為原料,釀制老酒。早期的馬祖漁民清晨出海之前,就習慣飲用老酒來驅寒,在狂浪和寒風中與大海搏鬥,魚蝦滿載而歸後,也以老酒舒解身心,三五好友夜晚促膝長談,陪在一旁的也是老酒。這便成為馬祖釀酒的發端。
 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國民黨軍隊退據台澎金馬,馬祖成為了海峽兩岸隔海對峙最前線。1956年,官營的馬祖酒廠設立,開始大規模生產高粱白酒,一轉眼就已是一個甲子的輪回。
 馬祖高粱酒使用精選高粱及優質大麯為原料,遵中國千年古法釀制,擷取蒸餾過程中香氣最精純段的酒液,精心勾兌調製,經儲存而成。”馬祖酒廠品質管理員邱建國介紹說。
 走進馬祖在兩岸對峙時期構築的軍事設施八八坑道,近千壇窖藏的老酒構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線,也在默默展示著馬祖老酒的榮光。
 馬祖的氣候、溫度、濕度,還有當地黃崗岩滲出來的地下水,非常適合釀酒。坑道恒溫、恒濕的環境則非常適合儲存,再加上中國幾千年的制酒工藝的完美傳承,讓馬祖高粱成為最好的白酒之一。”邱建國對自家的酒頗為自豪。
 馬祖酒廠誕生之初,工人們只能靠品嘗、觀察等經驗釀造美酒。而今,他們已經可以運用先進的儀器檢測糖度、酸度,將其量化並轉化成科學資料,在生產中不斷修正改進,以保證馬祖酒的品質。目前,馬祖酒廠約有1成銷往大陸,受到兩岸民眾喜愛。
 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馬祖從兩岸對峙年代的戰地前線變成了熱門旅遊觀光地,每年吸引著陸遊客前來觀光旅遊,馬祖美酒也因此成為大陸遊客必帶的伴手禮之一。
 馬祖酒廠與廈門陸島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合作,依照兩岸文化,設計開發了“媽祖頌”和“成功曲”2款馬祖高粱,推向大陸市場。
 馬祖島因媽祖而得名,兩岸人民都有信仰媽祖;鄭成功也是兩岸共同推崇的民族英雄,我們希望通過酒文化的交流,將兩岸的文化以及人民的信仰連接在一起,促進兩岸的交流。”劉增應說,“這麼好的美酒,讓更多的大陸民眾品嘗喜愛,那一定是令人鼓舞的事。”(完)
 ▲製造馬祖高粱的馬祖酒廠。(新華社/付敏攝)
 ▲存儲馬祖高粱酒的八八坑道。(新華社/付敏攝)
http://xhpfm.mobile.zhongguowangshi.com/v300/newshare/1319045?channel=weixin&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