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4/26下午17:00
地點:連江縣政府
攝影:吳嘉榮
位在四維的連江縣水試所將活化成為馬祖「藍眼淚」生態教育互動館,預計7月底開幕,承虹生物科技公司將和海大合作並簽定合作契約書設立研究室,以研發培育及量化「藍眼淚」。
海大海洋中心主任蔣國平26日前往水試所現勘藍眼淚培養環境並拜會縣府。為讓民眾於冬季時仍可欣賞到觀光產業「藍眼淚」,產發處也於去年12月完成連江縣水產試驗所(馬祖生態教育館)委外作業,與海大合作設立研究室以研發培育及量化「藍眼淚」,提供解說介紹「藍眼淚」成因,以期達到寓教於樂之目的。
◎影音相關新聞:
海大主任蔣國平:「藍眼淚」非環境惡化指標,是正常海洋生態現象--2017-04-27馬祖日報
【記者吳嘉榮報導】馬祖「藍眼淚」非環境惡化指標,而是自然現象,海大海洋中心主任蔣國平表示,「藍眼淚」被許多人視為有害藻華harmful algal bloom(HAB),這個論點是不對的,夜光蟲為靠攝食維生之異營性無毒生物,在沿岸生態系可取代橈足類成為植物性浮游生物主要消費者,扮演矽藻藻華終結者角色,是正常海洋生態現象。
位在四維的水產試驗所將活化成為馬祖「藍眼淚」生態教育互動館預計7月底開幕,承虹生物科技公司將和海大合作,並簽定合作契約書,設立研究室以研發培育及量化藍眼淚。蔣國平26日前往水試所現勘藍眼淚培養環境並拜會縣府。
縣長劉增應表示,馬祖因閩江帶來大量的營養鹽,讓夜光蟲大量生長,從過去文獻可得知藍眼淚存在已久,出現也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並非隨時可以看見。
蔣國平指出,有些人認為「藍眼淚」是海洋污染,但缺乏科學證據支持,這些言論是不負責任的,若環境發生變化不用監測即可得知,海水應有臭味或魚類持續大量死亡現象。
蔣國平說,目前除了著手「藍眼淚」相關研究發表於國際期刊外,還有投入研究夜光蟲如何消失,是自然死亡還是被吃掉,將持續觀察以解開謎團,未來期待教育互動館成立,將協助「藍眼淚」藍研究融入地方教學或科展題材,嘉惠在地學子。
影音/「藍眼淚」生態館7月底開幕 海大蔣國平26日馬祖現勘--馬祖日報
- 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