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8/06(行程2017/08/05-2017/08/09)
地點:日本廣島(Hiroshima )
提供:陳竑任
縣府文化處、馬祖戰地文化遺產守護網為鼓勵參與引路人培訓,加入守護戰地遺產行列,以「和平教育」為延伸主題,赴日本廣島、長崎進行和平之旅,5日一行20人到廣島(Hiroshima ),6日廣島(原子彈爆炸)和平紀念儀式。這次和平之旅考察行程為引路人培訓計畫之一環,文化處提供名額,補助部分旅費,公開報名甄選學員。
「引路人」是具備在地生活體驗,了解當地文化與歷史,或是提供獨特的觀察與體驗行程,成為當地文化保護第一線的成員。戰地遺產引路人在地培訓工作坊活動「海上島嶼巡禮」、「走讀文學地景-重新認識珠螺村」等......。
資料:馬祖戰地文化遺產守護網
廣島和平資料館內模擬原子彈投下前後位置與狀態
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在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市與長崎市投下原子彈,這也是歷史上人類目前唯一1次在戰爭中使用核武。
盟軍在空襲日本多個城市後,準備進行沒落行動進攻日本本土。二戰歐洲戰場於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後結束,但是太平洋戰爭仍在持續。美國、中國與英國在1945年7月26日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並未作回應。美國於是計劃使用曼哈頓計劃中成功製造的核武器,並分別於8月6日及9日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叫做「小男孩」原子彈及「胖子」原子彈。廣島約有9萬人-16萬6千人因核爆而死亡,長崎則有6萬人-8萬人死亡。
長崎遭受核彈轟炸後6天,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並在1945年9月2日簽署《降伏文書》,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影響所及導致日本政府於1967年宣布非核三原則,表明不擁有、不生產、不引進核武器。
影音/廣島6日和平紀念儀式 文化處戰地遺產引路人日本行-1--馬祖日報
-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