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擇一優化+大橋連結 運研所:馬祖需具創造性破壞的改善策略

  • 2018-01-14
交通部南北竿跨海大橋可行性評估計畫今年1月9日最後審查會,評估計畫方案1月16日送行政院審定。(圖:馬祖日報)

交通部南北竿跨海大橋可行性評估計畫今年1月9日最後審查會,評估計畫方案1月16日送行政院審定。(圖:馬祖日報)

 【本報訊】在長遠發展戰略下,馬祖機場2座整合並擇一優化,興建大橋直接連結,另一機場釋出土地並開發造鎮計畫,衍生更大經濟效益。這項交通整體改善方案若奉核定,經民航局及法國ADPI專業公司密集評比,選擇北竿機場改善效益較高,執行大橋興建、機場改善同步,預估時程約9年後的事。
 南北竿機場跑道改善在105年12月完成第1階段改善方案及評估結果,因開挖山坡土方數量龐大,影響環境至鉅,工程經費北竿136億元,南竿較達155億元;故進入第2階段航空研究方案研議不削山或部分削山方案可行性,106年8月完成評估,南竿機場陸側挖方、搭建棧橋經費需99.7億元,北竿機場無需剷山採築堤,就地挖方經費需83億元,若外購(從大陸取得),經費約106億元。
 民航局1月5日召開南北竿機場跑道改善評估期末報告提出,經各項技術指標綜合評析,4個方案以北竿機場研究方案相對較佳;未來在執行時能見度降低幅度,尚需經模擬進行操作驗證,或採分階段逐步降低,以增進航機操作安全。
 交通部1月9日最後1次審查南北竿跨海大橋可行性評估會議,交通部運研所強調,馬祖需要具創造性破壞的改善策略,突破現況困境,而興建南北竿跨海大橋則是目前唯一具備條件方案,可預見的創造是機場擇一優化,興建跨海大橋可開創新契機。
 根據連江縣政府效益分析有4點,第1、南北竿機場整合成為1座機場後,馬祖空中交通更安全;第2、整合成為1座機場加上施作南北竿大橋,不管是水、電、電信、醫療等各方面維護管理更有經濟效益;第3、南北竿大橋完成後馬祖會更好,以南北竿為軸心發展,輻射北至東引,南至東西莒,讓馬祖更具競爭力;第4、南北竿大橋是馬祖核心建設,更是百年大計。
 這項海空交通整體改善評估計畫,民航局期末報告預估時程約9年,俟大橋興建、北竿機場改善達3C或4C精確儀降標準同步完成,直接連結南、北竿形成同一交通區,並達到區域整合後,規劃南竿機場腹地釋出,重新開發造鎮,創造馬祖更大發展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