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哇!年輕人「鯨」呼連連 東莒13日發現成群露脊鼠海豚--馬祖日報

  • 2018-04-14
日期:2018/04/13下午13:00
地點:東莒小嶼(福正外礁)
 「哇!好多啊!很像鯨魚......」在地年輕人看到成群鯨豚(馬祖海域多屬露脊鼠海豚),驚喜不已,並錄下了近年海豚距離較近且清晰畫面,感受鯨豚在海面上激情躍動,視覺接觸的震撼,她就是這麼真實存在。
 在春夏季節之際,馬祖海域經常有海豚出沒,但根據本報報導紀錄,每年3、4月也都會有幾隻死亡露脊鼠海豚漂至岸際(今年岸巡發布:4月11日福澳港漁港加油碼頭、3月14日西莒坤坵岸邊)。列島海上漁網密佈,對海豚洄游路線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台灣海域最具代表性和地域性海豚,包括西海岸的台灣白海豚、東海岸的花紋海豚、馬祖稀有江豚(露脊鼠海豚)等。露脊鼠海豚俗稱「江豚」(馬祖人叫:海豬),體型較一般海豚小,但較為粗壯,成年後身長可至1.2至1.9公尺,屬於近海型鯨豚,不同的是沒有背鰭,屬於台灣瀕臨絕種1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常分布於大陸沿海與河口交界地區。
 中華鯨豚協會表示,江豚是台灣西部常見海豚,確切數量不詳,台灣西半部從新北市至苗栗海域都很常見。江豚在台灣海域擱淺、死亡案排名第1,去年國內擱淺死亡前3名,分別是台中、苗栗與馬祖。鯨豚死亡大多是吃到塑膠袋或魚鉤,再來就是漁船撞擊、漁網傷害,另外,也有重金屬有機毒物累積,造成虛弱嗆水死亡。
----------------------------------------------------------------------------------------------------------------
 ◎影音相關新聞:
 「鯨」喜!東莒外礁小嶼驚見20隻鯨豚--2018-04-14馬祖日報
 【記者蔡夢玲報導】好久不見的「鯨」喜,東莒鄉親13日約下午1時在外礁小嶼巧遇約20隻左右的鯨豚,當下畫面極為壯觀。
 馬祖鯨豚生態豐富,中華鯨豚協會曾在馬祖進行生態調查,證實馬祖海域是鯨豚的洄游路線之一,莒光海域最為常見。
 漁民指出,往年每到3月過後,出海經常能碰見大群鯨豚在追捕魚群的畫面,但近年來在海上遇見大群鯨豚的次數越來越少,應該是漁網密度過高,造成生態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