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9/26下午14:00-下午17:30
地點:臺北醫學大學大安校區B2演講廳(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2段172-1號)
資料:連江縣政府產發處
北醫大藥學院研發成果介紹特色植物海芙蓉、豆梨(野梨)、南國小薊、三葉五加、野生枸杞及馬祖海產品(淡菜、裙帶菜等)、酒副產品(紅糟、酒粕等)相關研發成果及其開發應用方向,期於媒合國內生技、健康產品業者與馬祖農民契作,帶動地方產業,增加民間收入。
縣府、北醫大107年度馬祖農特產品發表計畫暨藥用及保健植物產業創新應用分享會9月26日在台北。
◎影音相關新聞:
馬祖農特產品、藥用及保健植物產業創新分享會,北醫大登場--2018-09-27馬祖日報
【本報訊】推動馬祖產業發展,臺北醫學大學藥學院表示,研發馬祖藥用及保健特有原生植物產業,期於媒合國內生技、健康產品業者與馬祖農民契作,帶動地方產業,增加民間收入。
連江縣政府、臺北醫學大學107年度馬祖農特產品發表計畫暨藥用及保健植物產業創新應用分享會9月26日下午1時30分至5時30分在臺北醫學大學大安校區B2演講廳(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2段172-1號)舉行,邀請國內生技、健康產品業者、專家學者及媒體參加。
這場活動規劃及場地分2部分,一為研發成果簡報說明,首先由北醫副校長吳介信及藥學院教授李美賢在場介紹馬祖特色植物海芙蓉、豆梨(野梨)、南國小薊、三葉五加、野生枸杞相關研發成果及其開發應用方向;另一部分為成果海報展示,安排專人解說。
在發表分享會,縣府秘書長張龍德表示,馬祖擁有獨特生態環境,孕育著多種特有藥用植物及海產品,所以過去以發展一級產業為主。根據2016年統計資料顯示,馬祖平均餘命為87(86.87)歲,較全國平均餘命高出7歲,翻轉成為最長壽之島,與醫療環境改善、享用新鮮的魚貝、紅糟入菜、藥用植物泡茶養生等飲食習慣均有所關聯,因此近年積極發掘在地農產品(豆梨、海芙蓉等)、海產品(淡菜、裙帶菜等)或酒副產品(紅糟、酒粕等)中特有或較優異的成分,並應用生物科技開發出在地特色的食品或保健產品,來提高產業附加價值,驅動在地產業轉型,也因應全球人口老化所需的保健趨勢。
張龍德說,臺北醫學大學是培育9成馬祖醫生的搖籃,也一直是我們推動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諮詢及合作夥伴,共同舉辦的發表會除了分享馬祖在地特色植物創新應用方向外,也特別邀請產、學代表,針對食品法規、產業經驗及特色植物素材之開發應用進行交流與討論,期待透過議題的發想,找到產品開發新商機。
在發表主題會上,包括:從食品供應鏈管理談國內外認驗證制度與法規(主講:鄭揚凱、台灣食品技師協會理事長)、產業發展經驗分享-大江生醫-最新生物挖礦技術(主講:王宏福、大江生醫公司全球業務中心總監)。
在藥用及保健植物產業創新應用講題分別為:具改善高血脂與動脈粥狀硬化功效之水萃取物(主講:吳介信教授兼副校長、北醫藥學院)、食品摻偽之快速檢驗技術開發(主講:陳奕廷、北醫營養學院助理教授)、山葡萄全株之保健功效開發(王靜瓊、北醫藥學院教授兼所長)、菱角殼萃取物及其抑制乙醯膽鹼酯酶及治療或預防退化性疾病之應用(主講:侯文琪、北醫藥學院教授兼副研發長 )、植物功效性萃取成分及發酵代謝產物之組合物於血糖、血脂、體脂控制之應用(張嘉文博士、北醫營養學院)、臺灣本土可食用草藥於骨質疏鬆或神經保護之應用(主講:李美賢、臺北醫藥學院教授)。
影音/馬祖原生植物創新分享會 北醫大媒合生技、保健產品--馬祖日報
- 2018-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