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1/25上午10:00
地點:津沙村
攝影:吳嘉榮
年輕,充滿無限的可能,隨著馬祖旅遊成長,地方相關產業興起,青年投入是最大動力。鐵板旅台第3代林倩雯、林瑋彥姊妹返鄉在津沙經營「沐光B&B」民宿,在細節的用心與堅持,創業至今已累積不少回流客,同時透過民宿與往來旅客分享馬祖的美好。針對青年返鄉創業者,縣府民政處彙整資料,提供參考及啟示,本報即起製作系列專題報導。
◎影音相關新聞:
青年返鄉創業/經營「沐光B&B」民宿,分享馬祖的美好--2019-01-31馬祖日報
【記者馮紹夫報導】鐵板鄉親第2代林倩雯、林瑋彥姊妹從小在台灣長大,只有在寒暑假才回馬祖,因為喜愛自然想要自主的生活步調,2年前在津沙村找到心目中理想的空間,毅然決然回鄉創業,在家人支持與鄉親協助下,經營「沐光B&B」民宿,兩人堅持自己的經營理念,同時透過民宿與往來旅客分享馬祖的美好。
二人過去在台灣都有民宿相關經驗,簡單是他們的生活態度,簡約就是沐光的風格「沐光,顧名思義是指『沐浴在陽光下』窗外大片海景就是最好的裝飾」,林倩雯說,房內不需要過多裝潢,我們希望客人能享受馬祖最原始的美景,不只是單單睡覺的空間,旅客也能透過住宿認識馬祖文化,從大廳牆上展示馬祖藝術家陳治旭老師的剪花作品,櫃上放置劉宏文老師、劉梅玉老師書籍供客人閱覽,連房門門牌都是馬祖媳婦的手作種子花圈,就可發現他們很想將馬祖元素分享給旅人的心意。
不只分享在地文化,對環保概念是姊妹倆的堅持,同時也在沐光落實。姊姊林倩雯說:「民宿不提供一次性備品、不用塑膠礦泉水瓶,一個塑膠製品我們只用十分鐘,但它要一百年才能在地球分解,雖然要花一些時間提前和客人說明很麻煩,但看到客人接受我們友善環境的理念,就覺得值得。」
剛從台灣返鄉,馬祖人的直接豪爽著實讓姊妹盛情難卻,林倩雯說:「在台灣買東西老闆不會問你爸爸是誰?媽媽是誰?做什麼工作?薪水多少?」,「也不會第一次去店家吃飯,看了嬰兒車內的BABY一眼,老闆娘就把剛出生的嬰兒塞到我手上,我足足抱了十分鐘。」妹妹微笑補充。這些點滴讓返鄉創業多了人情趣味,現在她們已習慣這種溝通方式,隨時可以開啟馬祖人熱情模式。
「馬祖融合閩東、戰地、海島的獨特文化,這些美好事物本身就能驚艷踏上四鄉五島的旅人」,林倩雯說,只需要把廢棄坍塌的房舍整理乾淨,去除雜物露出原本牆面,即使一片爬滿攀藤的花崗岩石牆都能吸引人停留駐足。她們說:「現在還在創業起步階段人力不足,很希望民宿上軌道後和鄉親一起整理村落。」甚至創新發想屋前津仁步道旁,可以蓋座東邊山到沙灘或村落的長型戶外溜滑梯。
返鄉創業不輕鬆,幸好沐光姊妹有家人支持、親戚鄰里協助,她們也說,如果縣府能加強局處統合,簡化各項申請步驟,讓青年在創業上更有方向可依循,相信更能鼓勵青年發揮創意,為馬祖注入新的活力。
影音/津沙沐光民宿 鐵板林倩雯、林瑋彥姊妹返鄉經營--馬祖日報
- 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