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4/23上午09:30
地點:南竿遊客中心
攝影:吳嘉榮
馬祖具豐富火成岩海蝕地景,深入地下、佇立海岬崖壁軍事設施,構築而成特殊風貌;設立馬祖地質公園目的除希望達到保育特殊地質、地形景觀外,也希望能藉由地景保育,建立地方參與機制,促進地方產業發展。
馬管處發現馬祖之美講座23日舉辦,邀請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秘書長楊士芳與傅昱翔攝影師共同講述馬祖地質公園與地景旅遊,讓參與民眾深度了解馬祖地質景觀特色,並探訪馬祖地景生態之美...。
◎影音相關新聞:
台灣特殊地景巡迴展南竿遊客中心盛大開幕--2019-04-24馬祖日報
【記者吳嘉榮報導】馬管處為使更多人欣賞台灣特殊地質地形景觀與生態,與台灣地質公園學會及國家公園學會合作辦理台灣特殊地景攝影巡迴展,4月23日於南竿遊客中心盛大開幕,共收錄多件精采的攝影作品,展出期間至5月13日止。
開幕特別邀請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秘書長楊士芳與傅昱翔攝影師共同講述馬祖地質公園與地景旅遊,讓參與民眾深度了解馬祖地質景觀特色,並探訪馬祖地景生態之美,縣長劉增應、馬管處長廖源隆均到場與會。
劉增應表示,透過攝影展覽模式能讓更多人看見台灣地景特色,尤其馬祖擁有多樣化的地質景觀,包括壯闊的險崖峭壁以及海蝕溝,層次分明的節理,彰顯浪濤錘鍊的海蝕門、海蝕柱、海蝕洞等,在馬祖地區到處可見。
劉增應指出,馬祖地區具有豐富火成岩海蝕地景,馬祖地質公園一直是縣府推動的重點,去年11月29日已完成公告成為我國第1個縣級地質公園,感謝馬管處、台灣地質公園學會以及各社區發展協會等多年來的努力,未來將繼續朝向國家級地質公園的目標邁進。
楊士芳表示,地質公園以地景保育、環境教育、地景旅遊及社區參與為四大核心價值,馬祖地質公園具備多項優渥條件,包括生態景觀和地質、戰地文化、宗教文化、聚落建築等特色。馬祖配合聯合國推動地質公園的概念設立地質公園的目的,除了希望達到保育特殊地質、地形景觀外,同時也希望能藉由地景保育,建立地方參與機制,促進地方產業的發展。
為推動馬祖地質公園持續發展,馬管處、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月下旬主辦馬祖地質公園解說員培訓課程,結合互動性、實務性、交流性的培訓輔導,藉由專業講師授課,協助學員建立服務觀念,對導覽工作能有更精確、更深入的導覽服務。
馬祖地質公園解說員培訓課程共有16位通過考試,分別為莊順福、黃杏柔、黃開洋、王美蘭、洪獻章、陳湘晴、陳妙珍、林滿棟、謝繡綺、邱子祐、陳其平、郭鎮輝、曹典鈺、蘇克特、陳鈺、張明珍,並於4月18日第十五屆台灣地質公園網絡會議獲頒地質公園解說員認證證書。
影音/地質公園與地景旅遊 馬管處發現馬祖之美講座--馬祖日報
- 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