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台灣老人的營養知識普遍不足

  • 2003-12-02
  (中央社)一項對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老人進行營養調查結果顯示,老年人的營養知識不足,推銷員是老人營養知識最重要的提供者,以女性、年紀較大、教育程度較低、及居住於山地、東部、澎湖等地處偏遠的老人營養知識較差。   就營養知識內容,老人對「疾病和飲食、營養的關係」知識最缺乏,尤其不瞭解油脂、膽固醇、纖維質、鈣質、鐵質、以及煙燻食物對於健康的影響。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林薇表示,以雞湯比雞肉的蛋白質少含量一題為例,只有百分之十的老人答對,多數的老人還是有喝雞湯比吃雞肉好的錯誤觀念。  在營養態度方面,多數老人不相信坊間流行的保健說法及保健食品,但卻仍有三成同意補藥、補品可以強身、味道鮮美的食物較營養;有六成老人覺得只要吃的飽,就不會有營養的問題。  在行為方面,老人篤信民間流傳的傳統飲食禁忌並身體力行,尤其認為應避免吃酸、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及冰冷的、寒的食物,且應多吃天然食物。  老人對油炸食物、內臟、蝦、蟹、豬油、臘肉、香腸等高脂高膽固醇的醃製物亦相當禁忌,但對於醃漬發酵物及高澱粉高糖的禁忌行為則相對較少。  林薇說,進一步分析營養知識、態度及行為間的關係發現,營養知識較佳的老年人較不相信坊間流傳的保健說法與保健食品,進食態度較正向,三餐較為規律,有較少的傳統飲食禁忌行為,但較忌口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及醃漬發酵物。  九成以上的老人規律進食三餐;五成以上的老人很少注意營養相關知識;九成以上老人表示其飲食營養訊息的主要來源是推銷員。  此調查報告為行政院衛生署於民國八十七年至九十一年委託中央研究院辦理「第二次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計畫中一項子計畫,此次調查對象為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家戶問卷共一千九百三十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