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金門縣政府策辦,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主辦,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承辦的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定十二月六日至八日在金門,將有來自國內外二百多位學者專家研討閩南文化,也將是大陸學者第一次小三通學術交流。 金門縣立文化中心表示,六日上午在金門縣政府揭幕的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為台澎金馬地區首次以閩南文化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也是金門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大型的文化學術會議,與會人員來自瑞典、日本、大陸、台灣和金門本地,有二百多人參加。 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將有七場次的大會專題演講及四十篇論文發表,並有一場文化論壇,其中,文化論壇,將由監察委員黃煌雄、文建會處長林登讚主持,探討主題有:一、如何促進金門閩南文化、僑鄉文化與戰地文化之研究;二、以「世界遺產」的標準,檢視金門文化資產保存與島嶼生態保存的現況與「世界遺產」的推動;三、如何加強維護戰地政務時期金門的檔案史蹟與氛圍,使金門成為海上和平公園與戰爭博物館。 大會安排的七場專題演講,分別是:一、日本神戶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王柏林|神戶金門華僑家族;二、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傅朝卿|閩南文化、地域主義與文化遺產;三、廈門大學教授楊國禎|葡萄牙人在Chincheo :16世紀海洋史的一件公案;四、廈門大學教授周長楫|閩台地區的閩南話;五、北京大學教授齊東方|閩國文明及其延續;六、廈門大學教授陳支平|清代范氏家族遷移台灣的歷史考察;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李豐楙|台南迎王送王祭典中禮生的研究。 主辦單位表示,與會大陸學者,將於五日由廈門搭船直航金門,將是小三通實施近三年來,第一批直航金門進行學術交流的大陸學者,另外,來自日本的王柏林,為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建造者之一王敬祥的長孫,目前也是神戶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及神戶孫中山紀念館的副館長。 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六日在金門縣政府揭幕,將進行文化論壇、專題演講,七日下午為戶外踏查,八日在金門技術學院的論文發表,分歷史、社會文化、城市聚落與建築、文化資產與社區營造等四個組進行,有四十多篇論文發表。
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六日在金門揭幕
- 200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