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曾經在國內農產市場中屬於「貴族」產品的蜜柚,近來受限產銷管道剝削嚴重,加上水果市場多元,價格一路探底,許多果園面臨棄收命運。在南投縣國姓鄉,七十多歲的汪姓老農民捨不得滿地的落果,與民宿業者配合開放觀光採果,一斤只要十元,樂了遊客,老農心血也總算沒白費。 汪姓老農民是台灣典型的傳統農民,守著祖傳的土地,從柳丁、柑橘到椪柑都種過,哪種水果行情好,夫妻倆就跟著種。二十多年前,蜜柚價格一路看漲,產地就有一斤新台幣四十元的天價行情,夫婦倆也跟著大家種蜜柚,一晃過了二十多年。 不過,任憑物價在二十年間大幅飆漲,品質隨著技術改良愈見提升的蜜柚,價格卻是跌跌不休,四年多前,由於市場供貨量大,汪家的蜜柚沒有廠商要收購,兩老不知如何是好,加上九二一地震重創災區產業,數百棵蜜柚只好棄收,任憑掉果滿地。 汪先生說,種了六十年多的水果,對於價格的大起大落早不以為意,只是很捨不得這片土地,家裡五個小孩也在成年後分散各地,不敢冀望他們能繼承祖傳的土地,兩老守著一大片沒有經濟價值的果園,整日辛勞就當做是運動、打發時間,平淡以對。 所幸,三年多前,老鄰居傅弘源棄商返鄉,在九份二山山腳下故居經營民宿,兩老高興地將自家蜜柚一袋袋送來給遊客免費品嚐,汪家蜜柚肉質細嫩,甜蜜的口感讓遊客吃了就上癮,老農民也很阿沙力讓大家以十元一斤到果園採果,在果園裡還可邊採邊吃,尤其蜜柚在台北超市一顆動軏一百多元,許多台北來的遊客往往一買就是上百斤,一顆還不到二十元。 其實,一斤十元的蜜柚根本不夠付肥料、農藥等成本,更別談終日辛勤照顧的人工成本,不過,看到大家對蜜柚讚不絕口,老農民夫婦也很開心,老農民說,只要有人吃,再辛苦,他們也要與這塊土地一起過日子。
投縣蜜柚進入產季 農民開放觀光採果
- 200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