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金門縣政府推動自大陸福建通水規劃,縣長李炷烽今天指出,自大陸接水為澈底解決金門缺水最根本的辦法,縣府積極做好規劃準備,將先爭取中央政策支持,再敲定相關細節,期待能早日水到渠成。 他表示,自大陸福建接水的問題,關鍵是兩岸政策能否符合需求,政策決定操之在中央,不是地方政府片面能決定,但是金門縣政府基於地方長遠發展需求,必須做好先期準備,等待政策成熟的時機到來即展開。 李炷烽進一步指出,金門與大陸通水純屬民生、經濟問題,縣府以務實態度進行規劃,因為飲水是金門人的權利,也是發展的憑藉,台灣一定要支持,否則中央政府不會被金門人所認同。 李炷烽上午主持金門與大陸通水先期規劃會議,聽取承包規劃的中興工程顧問公司簡報後,他作了以上表示,並強調,規劃自大陸通水為未雨綢繆的工作。 根據中興工程顧問公司規劃的海底管線方式輸水方案,三條路線中,建議路線為福建晉江圍頭至金門田埔,這段路線將引晉江龍湖的湖庫水,透過十三點八公里的陸上管線,以及十一點五公里的海底管線進行引水,每天可供水二萬四千至三萬七千噸原水,初估建造經費為新台幣九億七千萬元。 至於金門長期供水規劃,以民國一百一十年為目標年,若是金門用水需求呈高成長,估計自大陸引水量將佔金門用水量百分之六十八,考量海底管線損壞風險、管線維修、分散水源等因素,建議再增設一條大陸大嶝至金門營山的海底輸水管線或配合橋樑附掛管線供水。 會中,金門縣政府工務局局長陳家欣表示,連接大、小金門的金門大橋可望核定動工,未來可能自小金門與大陸廈門連接為金廈大橋,或是金門另建與大陸大嶝互通的金嶝大橋,橋樑附掛管線的效益應列入評估。 此外,金門縣自來水廠廠長翁自保表示,就圍頭至田埔海底水管路線,水廠編列二千餘萬元,將進行地形水深、海流、海底地質等環境調查,以利辦理後續工程設計。 李炷烽除強調將先爭取中央政策支持外,並表示,相關工程設計應多參考大陸內地供水香港、舟山、湄洲等經驗,成本估算也要將台灣、或大陸施工均列入,縣府原則上也將鼓勵民間參與投資。
李炷烽:金門自大陸接水將先爭取中央支持
- 200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