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四金門人認為小三通對生活品質沒改善

  • 2004-01-10
  (中央社)小三通試辦已屆滿三年,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研究所今天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四成四的金門民眾認為實施小三通後對生活品質沒有改善,僅有一成六三表示滿意,其中,民眾最不滿意項目的前三名依序為食品衛生、資金外流、疾病傳染。   銘傳大學國發所上午在金城鎮浯江大飯店舉行「金門縣居民對於生活品質滿意度民意調查」發表會,由所長樊中原主持,公布上述調查結果。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金門人對生活品質滿意度打了六十六點五六分的及格分數,但是金門實施小三通後對生活品質改善的課題,表示不滿意高達百分之四十四點一,其中有百分之十三點四更表示非常不滿意,至於表示無意見有百分三十九點六,僅有百分十六點三表示滿意,顯示出表示不滿意者居多、且高出滿意者達百分之二十七點八。  至於受訪者的教育程度分析,表示不滿意者中,以專科、大學程度者最高佔百分四十八點三,其次是研究所以上有百分之四十四點八,而以國小及以下有百分之三十四點七最低,顯示出教育程度高者,表示不滿意的比率較高。  在金門實施小三通後對生活品質最不滿意的項目,依序是食品衛生、資金外流、疾病傳染、社會治安、生意衰退、外遇問題,分析原因是大陸食品防腐劑使用過高,食品衛生管理不健全,傳染疾病較多且防檢疫通報機制較差,讓金門民眾憂慮。  此外,小三通後,金門民眾到大陸置產、投資、旅遊人數頗多,導致資金外流大陸嚴重,也是高居不滿意的第二名。  至於實施小三通後對生活品質改善最滿意項目,以觀光旅遊排名第一,其次是廉價物品、休閒遊樂,四至八名為結婚、就業創業、升學、投資理財、醫療,分析原因主要是目前金廈航線每週有四天開船,民眾享有到大陸旅遊的便捷,另灘頭岸際小額貿易活絡,亦使民生物品價格降低,直接受惠。  這項調查報告是由銘傳大學設在金門的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一年級研究生共同完成,調查時間是從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到十二月三日,對金門技術學院學生及透過金門五個鄉鎮高中、國中與國小二年級全體學生,由學生帶回家中由年滿二十歲以上成人填寫,總共發出一千九百八十六份問卷,回收一千五百零四份,有效樣本數為一千三百九十四份,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百分之二點六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