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金門與泉州城鄉風貌發展經驗交流座談會今天在金門縣政府舉行,金門縣長李炷烽希望借重文化古城泉州的經驗,營造金門的閩南聚落特色,大陸泉州市勘察設計學會考察團則認為金門獎勵維護古蹟的做法很有啟發性,雙方都期待加強交流,共同為維護閩南文化努力。 十四日小三通到金門交流的泉州市勘察設計學會考察團十人,上午由泉州市城鄉規劃局局長林棟材率領到金門縣政府訪問,受到李炷烽的歡迎,並與縣府相關單位主管、文史工作者進行城鄉風貌規劃經驗交流。 李炷烽指出,金門過去是屬於泉州的一部分,直到民國四年才設縣,泉州市是大陸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幾年來致力維護閩南建築的成果是有目共睹,金門縣以發展觀光為主軸,強化閩南聚落和建築為努力的重點,期待泉州市給予指導,發展出閩南特色的環境。 泉州市城鄉規劃局總規劃師黃世清指出,連日來走訪金門的傳統聚落,發覺金門維護閩南文化有獨特的優勢,如人口密度壓力低、規模小卻是面的維護,而且有島嶼特色,在自然資源、人才培育都很重視,特別是維護傳統建築以獎勵代替管制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 黃世清說,泉州市古蹟最多的古城區,不到七平方公里面積即有居民十五、六萬人,人口密度壓力超過承載,因此長期基礎設施薄弱,其中,以最古老石塔聞名的開元寺,寺前西街將整體維護,處理方面有很多的研究,金門以提供補助方式鼓勵住民配合的方式,讓泉州市維護古蹟找到新的路子。 金門技術學院助理教授江柏煒指出,泉州市有七百多萬人口,廈門市也高度都市化,在閩南文化圈中,金門沒有人口密度壓力的問題,注重環境生態保育,將在金門維護閩南文化最大的優勢所在。 座談會中,金門縣政府工務局、泉州市規劃局分別作了城鄉發展規劃簡報,並交換經驗,縣長李炷烽以金門縣立文化中心新出版的「歷史建築與金門」、「世界遺產與金門」書籍贈送考察團,希望金泉共同努力發揚閩南文化。
金門和大陸泉州交流發展城鄉風貌經驗
- 200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