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高甲劇團將循小三通 與金門民眾鬧元宵

  • 2004-01-30
  (中央社)大陸福建省藝術館所屬廈門民間戲曲藝術學校高甲實驗劇團,應金門縣社教文化活動基金會邀請,預定二月四日循小三通管道直航金門,進行五天的公演及交流活動,以傳統閩南戲曲表演和金門鄉親歡度元宵佳節。
  金門縣政府前年元宵節邀請大陸泉州市木偶劇團循小三通到金門公演,獲得民眾熱烈迴響,今年透過社教文化活動基金會名義,邀請福建地區十大民間劇團之一的廈門民間戲曲藝術學校高甲實驗劇團到金門鬧元宵。

  高甲戲又稱「九甲」、「交甲」,源自閩南泉州,金門舊屬泉州管轄,傳入後地方上俗稱「大戲」、「正戲」,宗祠奠安或重大民俗慶典必演戲曲,廈門市著名的金蓮陞高甲戲班即由金門人組成,但隨著兩岸隔絕,金門戲班日漸消失,目前只有古寧頭高甲戲研究社仍延續文化薪火。

  獲邀小三通到金門公演的廈門民間戲曲藝術學校高甲實驗劇團,創立於西元一九九五年,現有演員二百餘人,為福建地區十大民間職業劇團之一,前年曾到北京參賽,獲得國家文化部「孔雀盃」銀獎,也曾在大陸福建省第六、七屆民間戲劇大賽中兩度獲得全省第一。

  廈門藝校高甲實驗劇團將由福建省藝術館館長吳志躍率領,二月四日從廈門搭船到金門,進行五天五場次的巡迴公演,其中,四日晚上七時在金沙鎮沙美張氏祠堂首演,五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在小金門烈嶼鄉體育館、晚上七時在金湖鎮料羅順濟宮前廣場,六日晚上七時在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七日晚上七時在金寧鄉金寧中小學體育館。

  金門縣政府表示,邀請大陸高甲劇團到金門演出,除了希望豐富縣民年節生活內涵,更期待吸引台灣觀光客到金門賞花燈、觀大戲,過一個有閩南風味的元宵節,帶動地方觀光發展。